本文共2012字
阅读约5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何梦露
回顾过去,阿里巴巴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无数阿里巴巴人遮风挡雨。 如今,阿里巴巴或许正处于乱世,在风中摇曳。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继今年12月1日圆通速递、红星美凯龙、立人美容三家公司发布股权变更公告后,宣布转让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股权。 :阿里网),12月1日 3月3日,又有四家A股公司公告了同样的事项。
“退出”7家企业
12月3日晚间,美年健康、分众传媒、千方科技、巨然家居相继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阿里网络与杭州皓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规定阿里网络通过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杭州皓月。
据美年健康公告
阿里巴巴网络想做什么? 根据上述公告,为实现阿里网络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独立发展,各司其职,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网络企业方面,阿里网络决定实施存续分拆,将其分拆为阿里巴巴网络(存续公司)和新成立的公司杭州皓月、川斌科技、川航科技。 分立后,存续公司和各新设立公司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将与分立相关。 此前阿里巴巴网络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均相同。
公告还指出,本次股权变动并未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实际控制权、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同时,标的股票涉及的相应承诺及约束措施(如有)将由杭州皓月继续履行。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在“易手”而不是“退出”。 事实上,其并没有放弃对上述7家A股公司的投资,而是转而由一家新成立的投资公司代为持有股份。
此外,美年健康发布的公告还披露了阿里巴巴网络目前持股5%以上的其他上市公司。 除上述7家A股公司外,目前还有宗信旅游、奥捷科技2家A股公司和3家港股公司联华超市、红九果品、汇通达股权未发生变化。网络。
财经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有信旅游主要从事旅游批发、旅游零售、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运营、旅游产业链服务等,并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旅游在旅游产品分销方面有着密切合作。系统; 奥杰科技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蜂窝基带芯片提供商,被誉为“基带芯片第一股”。 汇聚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阿里寻求改变
公告显示,阿里巴巴网络股东包括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57.59%; 浙江天猫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75%; 中国持有6.66%的股份。
按照阿里巴巴目前的“1+6+N”架构,阿里巴巴网络是淘天集团旗下子公司。
1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巴巴营收2247.90亿元,同比增长9%; 净利润266.96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24.67亿元。
业务方面,桃田集团本季度营收976.54亿元,同比增长4%。 其中,淘宝APP用户数、交易买家数、订单量持续增长,88VIP会员数量同比增长两位数,超过3000万。 9月单月,闲鱼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超过20%; 本地人寿集团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至155.64亿元; 阿里巴巴国际数字业务集团本季度营收245.11亿元,同比增长53%; 菜鸟集团本季度营收228.23亿元,同比增长25%。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自我改革持续推进,成效显着。 多项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释放,未来增长路径清晰。
制图:清子修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日凌晨美国股市收盘时,拼多多市值已超越阿里巴巴。 拼多多当日市值1959亿美元,股价报收147.44美元; 阿里巴巴当日市值为1907亿美元,股价收于74.88美元。 美元。
与此同时,马云作为“合伙人”在内网回复员工帖子时表示:“我坚信阿里巴巴会改变,阿里巴巴也会改变。AI电商时代才刚刚开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机遇也是挑战。”
紧接着,阿里巴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求变,然后就是开场的一幕——七家A股公司纷纷“退出”,或者借此重构阿里巴巴的战略版图。
记者手记
阿里巴巴需要自上而下的变革
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几年后,它高调敲响香港联交所的钟声,成为第一家同时在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然而,今年以来,“积极求变”成为阿里巴巴全年的“主旋律”。 3月启动“1+6+N”组织改革,9月菜鸟赴港IPO,11月暂停分拆阿里云,暂停盒马IPO。 随后阿里巴巴网络迎来重大调整。
种种迹象表明,新战略蓝图背后,阿里巴巴正试图通过持续变革重新夺回竞争主动权。 然而世事难料,曾经领先的市值一度被超越。 在这种动态变化下,虽然出现了短期波动,但实际上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阿里巴巴以绝对的市场领先地位称霸互联网领域,成为令人仰视的人物。
如今,随着拼多多、京东、抖音等竞争对手的强势突破,阿里巴巴意识到流量见顶是国内电商的整体趋势。 因此,它暂时放下过去的成就,面向未来。 自上而下的变革,如何顶住竞争压力,保持业务增长并顺利完成资本化运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编辑| 校对:陈玉和 | 袁刚评论| 姚艳茹
本文是|金融投资新闻(微信I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