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2-20 23: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授评审专家中,2/3为年轻同行,45岁以下比例大幅下降。

1、外派同行专家资助项目现状分析

对2014年至2021年参与基金项目信审的同行专家对受审项目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专家审阅项目数量分布、审评专家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评审专家评审的项目数量,旨在分析2014年至2021年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质量,进而探讨提高同行评审质量的可能措施。基金项目审查。

1、函审专家是被审项目的小同行

遴选小型同行专家评审基金项目的目的是保证同行评审意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利于项目管理者科学遴选。 项目经理在短时间内为大量的基金项目选拔同行专家,受到项目经理的专业知识、对同行专家的熟悉程度、专家库的质量、过程中的各种政策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专家的指派和专家的选择标准。 影响,难以保证函授评审的专家都是与被评审项目同一领域的专家。

我们对2014年至2021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函授评审的专家是否为评审项目的同行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受审项目专家的熟悉程度指标(图1)发现,约63%至66%的专家认为自己熟悉受审项目的研究内容,即他们对受审项目的研究内容熟悉。所审项目的同行专家较少,约34%~37%的专家认为自己对所审项目的研究内容部分熟悉或不熟悉。 这表明,参与信审的专家中,有超过1/3的专家对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这三类项目进行了评审。 评估专家并不是被评估项目的同行小专家。 随着年份的增加,非小同行专家的比例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幅度很小,不同年份之间没有显着差异。 2014年至2018年间,4%至5%的函审专家甚至明确表示不熟悉所审项目的研究内容。

2、函授专家评审项目数量分布

将过多的基金项目分配给评审专家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评审,往往会因为专家的评审工作量过大而影响同行评审的质量。 对2014年至2021年每位函审专家参与评审的所有基金项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函审专家之间的评审项目数量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图2)。

审阅5个及以下项目的专家比例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达9%以上; 审评6至10个项目的专家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26.6%下降到2021年的9.7%; 审评项目数量在11个至15个之间的专家比例有所波动,但仍保持在45%以上,为审评专家比例最大; 审评项目数量在16至20个之间,专家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快速增长,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53%和28%。这可能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调整有关评审专家评审的一般项目数量上限由原来的15个增至20个; 审阅21至30个项目的专家比例稳步上升,2021年已增至6%以上。审阅31个以上项目的专家比例大致保持在1%至2%之间。 其中,审查项目50项以上的比例约为0.5%。 上述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专家由于审评项目数量不足5个,审评任务相对较轻,而相当一部分专家的审评项目数量在20个以上,导致审评任务较重。 。

3. 函授评审专家年龄分布

对2014-2021年一般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科学基金项目三类项目参加函审的专家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图3)。 研究发现,35岁及以下专家所占比例较低,约为0.25%~2.44%; 36-45岁专家占比从2014年的30.22%下降到2020年的20.21%,2021年回升到26.8%; 46-55岁的专家比例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 但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50.89%下降到2021年的39.06%; 56岁至65岁专家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15.56%上升到2021年的31.61%,66岁以上专家的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1.52%。 45岁以下专家比例明显下降,45岁以上专家比例明显上升。

2.函授评审专家合理评审负荷研究

对每位函审专家可以评审的项目数量进行了问卷调查(表2)。 如果审评时间为1个月,76.5%的专家认为审评项目数应在20项以内,24.5%的专家认为审评项目数可以在20项以内。超过20项,每位专家平均评审项目数为17个。同时对评审专家评审一般项目所需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表3)。 9.3%的专家认为在1小时以内,40%的专家认为在1-2小时之间,24.3%的专家认为在1小时以内。 2至3小时之间,26.4%的专家认为超过3小时,完成一般项目评审的平均时间约为2小时。 如果一个月审评20个一般项目,每位函审专家大约需要34小时。 这对于利用业余时间评审基金项目的专家来说,仍然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上图2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函授评审专家分配15个以上项目的比例分别为60%和35.21%,函授评审专家分配20个以上项目的比例约为6%。 与2014-2019年相比,相应数据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单个评审专家可评审的项目数量由原来的15个调整为20个。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函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

三、讨论与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质量面临挑战,特别是基金项目数量持续大幅增加、基金项目经理短缺。 我们对2014年至2021年8年间国家委委派专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委派的评审专家中,超过1/3的人不是受审项目的初级同行,超过1名的评审专家不是被评审项目的初级同行。 /3的审评专家的审评任务比45岁的审评专家的比例明显增加。

虽然以上八年国委委派专家的数据显示,1/3以上委派的评审专家不是被评审项目的同行,且不同年份之间差异并不显着,大致维持在34 % 到 37% 之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然与专家委派的三个因素有关,即参与委派的人员、专家库和专家的遴选方法。 由于岗位轮换、流动项目总监更换等因素,参与外派人员的变动并没有像最初想象的那样对小同行比例产生较大影响。 也许受托人的角色在完成大量项目的同行专家的委派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对中小型同行比例影响不大。 因此,这意味着专家库和专家的遴选方式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2013年,我们探索了信审专家的智能指派,发现非小同行的比例从传统方法的41%下降到32%,说明专家选择的方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增了智能推送评审专家至项目评审系统供项目经理选拔的功能。 此后,专家遴选方式几乎没有什么改进,尽管每年都呼吁重视专家库的维护和更新,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际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这说明专家库和专家的选择方式对专家指派后小同行的比例影响很大。

因此,加强专家库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改进专家的遴选方法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两个重要切入点。 一方面,在提高委派专家效率的同时,要保证委派专家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除了保证委派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需要充分利用专家库资源,合理分配评审任务。 因此,开发高效的专家委派手段,建设和维护高质量的专家库,是进一步降低委派专家中非小同行比例的有效手段。

减轻函审专家的审稿负担

超负荷的审稿人无法保证审稿人有足够的时间阅读申请并给出科学、具体的审稿意见,这已成为影响同行评审质量的重要方面。 函授评审专家评审过多的原因如下:一是项目经理熟悉的专家有限,愿意使用熟悉的专家; 其次,人工遴选函授评审专家无法实现精准回避,更谈不上科学遴选专家。 均衡分配评审任务。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专家库中现有的专家资源,尤其是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资源,实现精准回避,需要开发新的遴选专家进行函授评价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充分科学利用的目的。专家资源。 。 通过减少评审专家的评审任务,将有助于提高同行评审质量,甚至避免同行评审中的代理评审现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审制度在我国已实行40年。 树立了自然科学基金公平合理的声誉,赢得了申请者的信任。 但审查制度中的问题仍然突出。 如何保持乃至进一步提高基金项目评审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除了改善上述问题外,还需要完善科学基金制度。 建立独立于科技部的同行评审中心,不仅可以实现同行评审的专业化,提高同行评审的质量,而且可以实现同行评审制度的权力约束,有利于提高科学基金项目的公平性。 随着自然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这样一个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摘自中国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授评审专家作业现状与分析姜虎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