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2023年,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但加息速度明显放缓。 美债收益率高位盘整,美元指数几度波动。 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自动调控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稳定器功能。 展望2024年,全球通胀压力将持续缓解,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大概率启动降息周期; 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兑美元汇率将双向波动并逐步恢复。
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物价水平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滞胀问题依然突出。 为了控制通胀并兼顾经济增长,美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但加息速度明显放缓。 美债收益率高位盘整,美元指数几度震荡,非美货币走势分化;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回升向好、动能更强。 主要宏观指标在国际比较中相对优越。 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有效发挥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展望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将进入调整期,通胀压力将持续缓解,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或将启动降息周期;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有利因素较多,未来内生动力将持续增强。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双向波动并逐步恢复。 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可能稳中有升。 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一、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总体呈现宽幅波动,与一篮子货币相比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走势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年初至2月初,兑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稳步上升。 美国通胀增速放缓,CPI从此前的7%以上降至2022年12月的6.5%。 市场预期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震荡跌破101。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各地经济社会活动重回正轨市场情绪令人鼓舞和乐观。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从上年末的6.9514升至6.7,CFETS指数也从上年末的98.67升至百位以上。
二是2月中旬至5月初,兑美元汇率区间波动,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相对稳定。 美元指数先涨后跌:一方面,美国通胀表现出较强粘性,非农就业、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 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指数一度冲破105; 另一方面,硅谷银行倒闭,瑞信被收购,欧美银行业压力大幅上升,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元指数自高位回落。 国内经济企稳回升。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开局良好。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7至7.0区间波动,CFETS指数主要在99至100.5区间波动。
三是5月中旬至10月底,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兑一篮子货币汇率持续走高。 美联储在5月和7月继续加息。 加上美国GDP等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以及国债发行激增等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水平,创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元指数扩大。 经过大幅波动后,升至107整数关口,创出年内新高。 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普遍走软。 我国实行组合政策稳定经济。 二、三季度GDP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稳定,宏观指标明显改善。 同时,监管部门综合施策,纠正偏差,采取及时提高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稳定。期望管理。 外汇市场运行基本稳定,交易保持理性。 8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非美货币保持升值趋势。
四是11月初至年末,兑美元汇率上涨,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定。 美国就业、通胀等数据均走软。 美联储在12月利率会议上继续维持利率不变,并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 点阵图暗示2024年三次降息。受上述因素影响,美债收益率从高位回落,美元指数下跌。 我国消费、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总体向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国内银行间市场主动售汇规模大幅增长,期权风险逆转指数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蓄势待发7.10下方走强,CFETS指数平稳运行。
2、2023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因素
2023年,从主要宏观指标、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突破、改革开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民生保障巩固、安全发展基础等多维度评价,我国经济业绩反弹改善,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 货币政策从紧的溢出效应、国际金融风险事件、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不确定性推升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人民币汇率受上述因素影响出现大幅波动。 具体来说:
首先,“三大市场”是人民币汇率韧性的坚实基础。 从宏观经济看,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特点。 2023年GDP增长5.2%,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从国际收支来看,疫情防控期后服务贸易平衡稳步恢复。 货物进出口顺差再次突破8000亿美元。 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6%,继续处于合理水平。 平衡区间。 储备方面,我国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结构持续优化。 2023年,外汇储备将增加1100亿美元以上,余额相当于15个月的进口付汇。 同时,中国将继续增持黄金,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将增强。 。
其次,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加大利差变化。 美联储将在2023年总计加息四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推至5.25%至5.50%,为200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每月进行资产负债表缩减操作,减少年内增持美国国债超过7000亿美元,推动各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位波动。 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重点关注总量、结构、价格三个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由于汇率与利差变化保持高度正相关,波动性阶段性放大。
第三,国际金融风险事件和地缘政治冲突助推全球避险情绪。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硅谷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并宣布破产,引发美国地区中小银行挤兑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近年来最严重的冲突,红海航道危机威胁亚欧供应链稳定,导致石油供应量大幅增加。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
三、202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
2024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进入调整期,通胀压力持续缓解,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大概率开启降息周期; 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强化,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交易中心或升至7以下,兑一篮子货币汇率或稳步走高。 。 一旦发生国际政治经济“黑天鹅”事件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意外调整,波动幅度将会加大。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第一,我国经济持续反弹向好,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 我国方面,积极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减债计划,及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增量政策与现有政策叠加,有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周期,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投资和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在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和工资增长下降限制了消费者的意愿。 高利率环境加重了企业债务负担,限制了财政扩张能力。 加息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IMF在2023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展望》中表示,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5%,较2023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内部基础坚实。 经常项目下,发达经济体整体放缓、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可能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拖累。 但新兴市场经济体仍在快速增长,贸易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近年来,我国“一带一路”出口比重持续提升,以电动乘用车等“新三化”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竞争力显着提升。上述力量将有效补充外贸动能,对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形成有力支撑。资本金融项下,2023年共有81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覆盖15个国家、地区和地区。截至12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托管余额3.67万亿元,9月以来外资增持累计达4900亿元。中美利差以及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预计更多外资将加大对中国债券的配置并在中国开展业务。
三是非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所放松。 欧元区、英国等西方发达经济体2022年以来持续加息,但目前面临通胀降温、增长乏力的宏观局面。 为了刺激需求、对冲“硬着陆”风险,欧洲和英国央行等央行预计将在2024年加息。较低的利率与美联储保持一致。 日本通胀继续高于2%的目标水平,失业率依然较低。 市场预计春季加薪可能促使日本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 今年上半年动作的概率很大。 此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与美元挂钩的经济体也将因美联储的转变而跟随降息。 综合来看,多数经济体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有利于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稳步升值。
四是国际政治经济风险事件加剧市场动荡,美欧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当今世界混乱交织。 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通道危机等事件接连出现。 国际争端和军事冲突多处爆发。 地缘政治局势阴云密布; 全球经济的特点是低增长、高利率、高杠杆。 宏观环境可能引发潜在金融风险,助推避险情绪,加剧市场动荡。 另一方面,美国整体通胀放缓,但服务业粘性依然存在。 降息步伐还受到就业等数据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转向时机可能晚于市场预期; 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已连续多个月上涨。 它位于繁荣-萧条线下方。 不过,欧洲央行坚称“现在谈论降息还为时过早”。 欧元区政策调整路径和欧元走势难以预测。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