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2024-02-27 00:0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A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法般若波罗蜜多中的名句。 崇尚朴素、和谐的中国佛教界非常适合这一点。 因此,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能并不清楚,或者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 然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已成为大多数人——佛教弟子和广大知识分子所熟悉的成语,几乎用来代表佛教。 这一点经常被提及,近年来台湾也有很多人讨论过他。 我没有兴趣参与辩论。 我在这里只是想详细阐述一下这个问题,以表明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见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是一个简化且公式化的习语。 这个想法应该说是事实,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也有明确的表述。 于是,佛经就多了,解释也多了。 《般若波罗蜜多【A5】弥陀心经》——玄奘译本,以下段落为:

“见五蕴皆空,就能渡过一切磨难。” [A6]

“舍利!色与空无异,空与色无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念、行、识亦复如是。” [A7]

“舍利!这些法空,无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虚空无色,亦无受、想、行、识。” [A8]

经文分为三部分:一标记、二解释、三结论。 《经》表宗云:“五蕴皆空”[A9]。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粗略地说,颜色是一种物理(生理)现象,而感觉、思想、行动和意识则是心理现象。 在菩萨的观察中,身心一切皆空。 为什么是空的? 这是什么意思? 经云:“色无异空,空无色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之所以是空,以及色与空的关系,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归结起来就是:空性不是别的,就是菩萨所观察、证悟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空」。 在“诸法空相”中,五蕴皆不能得。 不能得到所以不能看见,不能看见所以不能掌握。

《般若波罗密多[A10]弥陀心经》有多种译本。 比较起来,有几点值得补充说明。 “见五蕴皆空”,臧的翻译与鸠摩罗什的翻译相同。 但其他译本,如《十户译》、《法月译》、《般若轮译》等,均译为“五蕴皆空”[A11]; 法成译云:“五蕴皆空性”[A12]。 这是一点。 “五蕴皆空”是指五蕴的“性”是空的; “空”是“无自性”的别称。 “此是诸法空。” 罗氏译、法乐译、般若公理言译都是如此。 般若轮译云:“诸法性空”[A13]; 法成译云:“诸法性空”[A14]。 这是第二点。 “空相”是“空”的别称。 这两点可以说翻译得比较清楚,避免误解。 还有,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前,法岳译文中有两句:“色的本质是空性,空性是色”。 A15]。 慧轮译本有两句:“色是空,空见色”[A16]。 佛在《心经》和《大般若经》中,对于舍利子说过一段话。 文本相似,在此列出以供比较。 鸠摩罗什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龙树菩萨《大智慧》所依据的版本)(卷一)云:

“空气中没有色,没有受、念、行、识。没有色,就没有空;没有受、念、行、识,就没有空。” [A1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念、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A18]

“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亦不垢不净。” [A19]

玄奘译《[A20]摩诃般若波罗[A21]弥陀经》第二部(卷402)云:

“色性空,不生于空。故色是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是空,空是色。” [A22]

“受、想、行、识本性空,非空性所生;受、想、行、识本性空[A23],非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行、行、识不离空,空也不离受、念、行、识;受、念、行、识就是空,空就是受、念、行、识。 ” [A24]

“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 [A25]

第一点和第三点是相同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前有“色性空,非空所生,色空非色”三句,与此相合。由只有意识的学者教授。 至于《心经》的法乐译本和般若轮译本,开头有两句话。 可以想象,它们是根据“唯识宗”传送的版本改编的。 从罗氏翻译的《心经》与玄奘翻译的相似度来看,古本《心经》(梵文版也时时有变)更接近罗氏传传的《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们普遍欣赏他的完美,却很少关注佛经的完整意义。 不顾此解释“五蕴皆空”,又回到“诸法空”、“虚空无色”。 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如果你专注于色空论,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向前迈进一步。

“色(受、思想、行、识,这里以色为代表,通常称为五蕴)就是空性。” “空即是色”。 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首先要了解“色”与“空”的含义。 “色彩”等等都是我们所接触到的世界,物理(生理)和心理现象的世界。 称为“自我”的身心结合,实现了“色”等境界,这就是当前的现实。 然而,这就是一切众生的现实; 如果长此以往,就会有永远的混乱、永远的痛苦、永远不舒服的生、永远不舒服的死。 这是佛教所证实的人生重大问题。 学佛是为了觉知现实(五蕴),达到大解脱(克服一切痛苦)。 无论小乘、大乘、幽松、空松,他们都相信通过修炼,有一种超越凡俗事物的体验。 经验的最终内容是普通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也不是普通的语言和文字能够表达的。 这没什么,甚至不能说是“不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难以解释的。 佛陀的教法并不是为了解释这一点,而是为了教导和引导众生当前的身心实相,使学者在修行的过程中避免迷惑和混乱,进入这种真实的境界。 佛陀在破除迷惑的修行中,始终看重“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 “空”、“无色”、“无业”(三摩地)。 ; 用“衍”、“生”、“灭”、“舍”等来教导。 在实践中,它是通过放下平常的情绪和执念来实现的。 因此,当无名而须立名时,称为“空”、“空”(也称无色、无生、无生灭等)。 古人云:“空又空;但为导众生,以假名说”[A26]。 如果你把空当成空,那你就已经误解了它。 空性可以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一切众生都难以想象,但通过观照空性却能够真正证悟的境界。 这样,当前的实相(五蕴、可能的经验)是空的,在我们的解释中,它是对立的。 从世俗学者的角度来看,这是现实与理想、现象与本体、形而上与形而上。 在佛教中,相与性、物与理在理论上也是对立的。 就如病眼见虚空花,明眼见虚空清净一样,空花与清净难免对比,说同异(一切众生皆欢喜),但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

真正的“色”(五蕴等)和可能的“空”(显现、空性等),如果从根本上看,这是所有佛法共有的。 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达(意义不同,解释上也有很多差异),即“幻”与“真实”、“生死”与“涅槃”、“世俗”与“涅槃”、“某事”与“涅槃”。无为”、“缘起”、“涅槃”。 如果从“能力”的角度来谈,那就是“无明”与“般若”,“无明”与“菩提”。 “空”,圣人所证悟的程度不同,但都是诸圣普遍证悟的,所以没有差别。 故经云:八地菩萨智慧证悟无分别,二乘共通(《华严经》); 若二乘智慧破,是菩萨本生法忍(《般若经》);若二乘智慧破,是菩萨本生法忍(《般若经》)。 你所做的就是菩萨道(法华经)。 大乘菩萨在实相中以“五蕴”来证悟“空相”时,并不是仅仅“见五蕴皆空”,而是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证悟。 “色即空”、“空即色”是修行观察的方法,是进入“空相”的便捷途径。 从解释上来说,这就是与二次方的区别。 这是事实,佛教界的事实。 小乘圣人观照“五蕴”,证悟“空寂”。 他们的意境是“超然的”,超越生死的。 因此,自然就有出离五蕴入空、出世涅槃的倾向。 为了做出系统的理论解释,生、死、涅槃是不同的,形成两种不同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圣人的风格就形成了。 他们渴望离开尘世,流露出“独存世间”、“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在佛教中,这可以说是至圣至纯! 另一方面,开悟的圣人则感觉到,虽然迷与悟不同,但迷惑者面前显现的五蕴与圣人所证悟的空性,却绝非对立。 观察五蕴,体悟空相。 空相与五蕴密不可分,可以说是五蕴; 它是五蕴的实相和本质。 就如明眼所见的清净虚空,绝不是病眼所见的相反,而实是病眼所见的虚空真相。 如果没有离五蕴的空性,就不会有离虚空的五蕴。 这种圣人称为菩萨。 依托聚合,入虚相,意境是“内”的。 真理独立于一切而存在。 基于这个特点,自然会趋向于俗与真兼备。 以此理论解释,“世间即涅槃”、“生死即解脱”、“色即空”、“无明实相即菩提”。 基于这个特性,就表现为菩萨的风范,即“生于世间”; “不出世间,入法界”; “不执着生死,不住涅槃”; “不离世间”、“不舍一切众生”,彰显“涅槃”精神!

植根于众生当下的事实——“色”(五蕴等),进入“空”,是佛教的根本问题。 在意境、理论、风格上,虽表现为“超越”与“离去”,或“内在”与“即时”——两大范畴。 菩萨的特征虽然是“俗而实”、“物是空”,但他们并不脱离世间,甚至以贪、嗔、痴、慢为方便。 但在修行过程中,大乘仍然“见五蕴皆空”,或证“诸法皆空”、“虚空无色,无受、想、行、识”。 因为五蕴是一切众生当前的事实,是他们不熟悉的生死实相。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我们有兴趣实现的目标,当然不是五蕴。 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从“色”观“空”,进入“空相”。 在进入“空相”之前,不可能说有色空的妙证。 因此,观“空”、进入“空相”,是转惑为悟、由凡入圣的关键。 《般若经》云:“慧眼不能见物”[A27]。 《金刚经》云:“若见一切相而不见相,[A28]则见如来”[A29]。 根据唯识宗的说法:根本智慧证得实相,消除一切相相。 圣人显现,突破生死壁垒的根本步骤,就在这里。 《[A30]后衍经》云:“非不见实相,乃能作一切事,皆如幻相等,虽有,非实。” 与世间所见的一切行为(五蕴)的虚幻相貌不同,它是通过这个根本步骤来证悟真空,然后逐渐证得。 故本智(般若)真实,方便(后得智慧)达世间。 方便,是般若的奇妙功效,是在成就般若之后引发的。 从理论上讲,方便与般若无异,即般若的妙用。 五蕴是五蕴,是空性的,是空性的、不二的。 事实上,印度圣人的修行就是面对现实; 虽然色是空的,但证悟却处于“空相”(根本智慧达到了一个层次,并不意味着菩萨的修行就此停止)。 这和一些学者把理论的奥秘讲得清清楚楚、令人愉快的有点不同。

佛教不是一种假设性的推理。 它有事实和经验,然后还有理论。 这就是所谓的“证据教学”。 教育使人信解并进入修行的同趣,故有“色性空且不能空,色性空而不色”等解释; 只有这样,才能有中观者和禅修者的理论解释。 这就是佛教的真实情况。 在实践经验中,有似是而非的情况,或者即将到来而尚未到来的情况; 世界上也有类似的情况。 因此,我们简单讨论一下这两点。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佛教修行的问题。 “空”所代表的是深刻的体验内容。 这不是文字语言的理论境界! 佛教还能说什么呢! 然而,佛陀有善巧的手段,能够开悟、感应一切众生身心的实相,使人类能够揭开实相的虚假表象——“色”(代表身心的实相),并直接进入自我实现的状态——“空”。 从这个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色”为何是假的、假的、空的呢? 为什么这样的思惟能够导致和理解“真”与“空”,是可以讨论的。 比如“阳明山”本身与东、西、南、北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通过想象地建立世界公认的名称和阶段,我们可以说东、西、南、北。 并且(虽然是假设的)我们可以通过向东、西、北、南四个方向前进来达到我们的目标。 证书的培养方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理论问题。 解释对应于行动,与可言可辨,可导致与言语分离、不可区分。 这是佛法的一个大法门。 这是那些空谈而不立言的人所不知道的。

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界有多种解释,这是适应人类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 虽然可以说有浅深之别,但对于引导人们修行开悟(这就是佛教)都有着方便而奇妙的作用。 这里,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中观(大乘天宗)和唯识(大乘唯识)的解释: 根据中观的正确观点,人类所面对的五蕴(色),虽然有极强的实相感,但在正确的中道观中,一切事物都是因缘造成的,是各种关系条件下综合的[A31]活动; 如果你寻求最终的实相,它是无法获得的。 这不仅是世间公认的“虚假存在”(情结),如房屋、树林,不存在可以因缘而获得的独立自我。 即使是普遍确立的“实体存在”也是如此(此时需要与“实有自性”加以区别)。 佛陀每次用比喻时,都像“阳炎”——水蒸气在阳光下升起,从远处看,形成一汪波涛状的碧水。 不但口渴的鹿会奔向它(故又称“鹿爱”),而且人们还会误以为是水。 在沙漠里,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远处看到水,迈步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看似千真万确,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知到的。 这就是“缘起无自性”、“如幻”、“如化”、“如日炎”…… 1、“精”,如花的红色,多么动人、多么动人。那鲜艳动人的色彩是不是很诱人? 但这是红色的吗? 有些人被称为“色盲”,看不到红色。 在人类中,这种情况是少数,当然被认为是病态和异常的。

然而,在动物世界中,牛、猪等看到的颜色大多并不像人类看到的那么红色。 难道动物世界里,大部分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吗? 绝对不。 从动物的角度来看,难道我们不能说那些被红色所诱惑、痴迷的人是疯狂的吗? 在现代物理学中,颜色是什么并不重要。 在对生物世界的不同理解中,颜色是由生理机制(眼睛)、光等综合决定的。色、声、香、味、触的物理世界被解释为外部世界。 它不仅是复合的虚假存在,而且没有自我。 即使是最小的物体——简而言之,原子、电子——也不能没有原因和条件而存在。 没有特定的生理组织(根)和习惯性的心理关系,我们就不可能定义它的本体(特征)和称呼它。 2、心的“意识”不仅是心与心境“对应”的复杂综合[A32]活动,而且有根、境为缘。 若根受损而形象不显现,则心不能显现。 思想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受以前的习惯影响。 因此,连此念心也无自性。 3、“根”,就前五根而言——眼、耳、鼻、舌、身,无一能单独存在并发挥作用。 例如,眼根有可见的功能,但如果大量失血或相关神经受伤(以及进入定力等),眼睛就无法发挥功能。 另外,什么是眼根? 眼睛只是一团肉,肉团内的纯色(靠近视神经末梢)是一个复合体。 如果我们分析推算到最细节的点,那么任何一个点都不可能是独立的并且能够产生可见的效果。 眼睛的本质是什么? 因此,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只是因果关系的存在; 在因果关系的特定情况下,形成空间和时间的存在。

佛陀说,五蕴如“色”,十八界如眼等,都是“因缘所生的法则”。 经云:“空相应因”[A33]。 根据中观的说法,这是一种缘起法,没有自性,对应于空性。 它是因缘而存在的,所以不存在孤立的存在(一体)。 因缘而生、灭、变,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它是非一(即不异)、极(即不破)、无(即无)性。 这样的因缘而生的法,从来没有说过有它的自性。 称为空性。 究竟义是空的,符合究竟义(实际证悟的究竟义是无法成立的)。 虽然它是空性的,没有自性,但是缘起法的出现,是由于因果关系而出现的。 这是一个“唯名、唯貌、唯设施”的世俗存在。 古人简单地称之为:“空而似有,似有而终究是空”。 就像幻境、幻化、阳炎一样,能说是真实的吗? 如果你深入观察,你不会发现任何真实性。 你说它不存在,但它是看得见、听得见、清晰存在的。 世间设施,因果清楚,一点也不混乱。 所以,空性并不妨碍因缘的存在,存在也不妨碍自性的空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者,正因因缘而有,故性空。 如果它不存在于因和条件中,那么它的本质就不是空的。 反之,由于一切法性都是空的,所以它是根据因缘而存在的。 如果它不空,有自性,那么它就是真实存在,一一不变,不会因缘而存在。 这样,它不仅以因缘的存在来显示性的空性,而且以空性的意义来建立一切法则。 此等因缘、有与无,本性空、相依、相依、无碍。 如果有而不空,则说明有实有;若有,则说明有。 若空而不能有,则为无因恶空。 远离二边执着,虚无无碍,才是正见中道。 然而,在众生——人类的心中,一切却是那么的真实! 人心所显现的实相(自性)是混乱的。 我们被这样混乱的表象所欺骗,就有了各种执着、各种烦恼、各种业力、各种痛苦,无法脱离生死轮回。 只有观照因缘,深入追寻本性(“见五蕴皆空”),才能破除本性的迷惑与迷惑,证悟“究竟空性”。 “结束所有戏剧”。 ——诸法空性,证得生死解脱(“度一切苦”)。 当信、解、闻、思时,正见是色空皆无碍。 故“般若入究竟空,诸戏皆除;方便法出究竟空,严土成熟”[A34]。 不厌生死,不乐涅槃,成就大乘菩萨正道。

中观以后出现的唯识者,从因缘的本源上表现出空性的意义; 说诸法皆空,讲究因果; 以空性胜解,建立不生死不涅槃的大乘道。 他们都与中观相同。 相同的。 在印度佛教中,这两大流派始终保持着释迦牟尼佛的根本立场——缘起中道(而非玄学)的立场。 但由于传承的思维方式不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释与中观的解释不一致。 唯识之人把“空”理解为两件事:一、其实无自性的妄执之性——无所不在、执着的本质,是空的,空就是无我。 2、实相本身的真正合理性——圆满的实相,是通过修空而显露的; 以空性显现,故名空性。 事实上,它是“空性的显现”,空性是存在的。 对“有”的解释也可分为两部分:一、妄执本质的“妄有”,但表现为名色的妄立。 这就是通用计算的本质。 2.缘起的“自有”——依附于其他缘起的性质,就实相的究竟圆满而言,这是世间的存在,而不是真实的存在。 至于文姬所执着的“假象之立”,这是“自立”,它是存在的,堪称终极的存在。 世间一切所把握的存在(身体的缺席和情感的虚假)是空的; 依他性(实体与布施的虚假性)而存在的存在,不是空的,而是必须存在的。 如果说是空,那就是恶空。 至此,“虚无之争”就形成了。

两派的解释不同,源于思维方式,体现在空与有的意义不同。 妄执的本质是空性,彼此都是一样的。 中观也说圆满(空)性是虚假的。 真实、究竟的意义无法成立,无论空与否、存在与否。 但又不能成立,符合空性的意义,所以不妨称为空性。 “空”包含分离和理性两层意思,所以是“即破即显”。 唯智者认为,法性无所谓空与空、有与无,但不能说不存在(唯智者视空为无),所以“自由解释”应该说是存在的。 然而,两派争论的焦点仍然是他者的本质——因缘的可能性或非空性。 中观认为因缘存在,但它们是虚幻的、混沌的,看似存在却表现为“真实存在”。 例如(“空易解空难”):例如“阳炎”远看如水。 这不是幻觉,而是由于因缘关系,水相确实出现了; 这个水相不能说是水以外的东西。 空的。 由原因和条件(例如颜色和其他五个骨料)产生的所有佛法都出现为真实的存在 - “自我和外观”。 它们不是妄想,而是引起妄想,因此被称为“错误的谎言”。 这种存在不能说是空的。 但是谈到空虚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自我的”,这并不能阻止存在。 这样,建立了“存在与空虚”的理论(中国形而上学的佛教应用)。 仅知识的人认为他人的起源是基于彼此使用的,而因果关系也不同。 什么样的种子将产生什么样的现实,即“自我和依赖性的差异”。 这种外表具有因果关系,不能说是空的。 这两个教派之间的主要区别归结为事实,即出现了原因和条件的现有自我形象,这可以或不能为空。 仅仅知识的人认为这是存在而不是空虚,因此圣经“形式是空虚,空虚”被解释为Yue Pan Ji持有的Yue Panji(颜色等)的本质理论,只是就像在绳索上看到一条蛇一样,这种蛇解决方案的含义是空的,没有内在的性质。 根据自然的起源理论,根据其他原因和条件,不能说“形式是空虚,空虚是形式的”。 当然,我们不能谈论圆圈的现实(空)本质。 圈子的现实是一种非行动,非出生和死亡的方法。 它如何互斥? 根据他的起源形式等,适当地基于空虚的完美,它只能是“形式与空虚没有什么不同,空虚与颜色没有什么不同”。 正如“ ”所说:“其中只有空虚,另一方也有此[A35],以表达自然界(自然)和存在并没有彼此分开。 因此,可以真正地说:一个人的力量仅知道自然和外表(例如色彩和空虚)是他的确切歧视。 而且对空虚和存在的毫无疑问的观点不可能被抓住。

“形式是空虚,空虚的形式”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耕种方法的问题。 的“看到五个聚合物都是空的”是基于“形式为空的,空虚的,而空虚的” - 无障碍的空虚的正确视图,它可以进入“所有的空阶段”。 根据协议的方法,它是沉思的,这是对空虚的沉思 - “尚未实现的人[A36]被称为​​空虚(,仅意识教派的名称,仅意识教派加上非歧视的智慧)” [A37]。 由于空虚的深入实践,人们对真理的理解达到了理解 - “实现[A38]的人称为[A39] Bodhi”(也称为仅意识教派中的基本非歧视性智慧) 。 关于该方法,这是沉思。 尽管这取决于ā的开始以及停止和沉思的实践,但沉思不是停止。 当获得优点时,对应于Zen,而和智慧相等。 但是, [a40]和 [a41]很多,这并不意味着冥想[A42]很多。 在观看方面,观看意味着思考和做出决定。 考虑所有佛法的空虚,或者考虑这个名字没有现实,只进入意识而没有意义的正确观点。 是由观点造成的。 对中间路径的正确沉思(非歧视思考)与萨摩迪的实践不同,它与通过直接降低到非歧视而获得的非歧视浓度的根本不同。 与该部分相似的三摩地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幻想了吗? 更重要的是,咒语和药物的力量可以引起身心类似的超自然经历! 利用医学能力引起的某种非凡经验来解释“形式是空虚,空虚是形式”当然既不是鱼类也不是禽类。 我想赞美学校的理论,但是就“形式和空虚”的经文含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