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美利差较大,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外资纷纷流出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常常被忽视——中国的低利率环境已经开始推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熊猫债再次流行。 。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外资企业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1060亿元人民币(约合150亿美元),“熊猫债”同比增长58% 。 这一趋势无疑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国际支付公司SWIFT数据显示,今年9月,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最受欢迎货币(占比6%)。
德意志银行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瑞日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中国融资成本较低的推动下,今年熊猫债蓬勃发展。 德意志银行今年已完成25只境内债券发行,其中5只为熊猫债。 占比20%。 他认为,优化市场配套措施也很关键。 202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其中两点是完善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熊猫债账户开立、资金汇兑和使用管理规则,不具有强制性境外机构将发债募集资金留存境内使用。
中美利差下熊猫债成交量激增
今年,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熊猫债再次火爆。 今年上半年发行量达到720亿元,创近半年来新高,同比增长超过33%,下半年继续加速。
熊猫债是指境外注册机构依法在境内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人民币债券。 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成为首批境外机构发行人。 从此,以国宝大熊猫命名的“熊猫债券”登上了历史舞台。 截至2021年8月末,共有64家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3700亿元。 发行主体类型包括主权政府和地方政府、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等。 这些发行人来自西欧、中东欧、北美、中东、东南亚等。
“今年二季度是牛市,除了利差之外,去年的一些新政策也对熊猫债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熊猫债市场取得了可观的增长,预计增长未来还会继续。” 方中锐说道。
例如,今年6月,德意志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协助香港新创建集团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首张15亿元人民币三年期中期票据。 在当前市场周期下,人民币融资成本比部分外币更具吸引力。 该项目为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6%左右,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高达近4.5%。 一度超过5%,联邦基金利率高达5.25%至5.5%。 尽管目前美国加息结束的预期不断升温,但利率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目前市场定价美联储明年将降息100bp(基点)。 即便如此,预计中美利差短期内仍难以弥合。 鉴于目前中国CPI处于负值区间,机构普遍预期中国利率降易升难。
“海外债券发行依然低迷。由于海外利率上升令首次发行人望而却步,上半年海外公司债券发行量同比下降约40%至260亿美元。” 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文泉告诉记者,中美利差推动2023年上半年熊猫债发行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计价熊猫债发行量境外发行人在中国境内市场的发行量攀升至7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22年全年发行量的85%。主要驱动因素是由于利差影响,人民币债券相对于美元债券的融资成本较低中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大。 鉴于利差仍然存在,穆迪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方中瑞表示,“对于熊猫债,我们会根据国内国债收益率,用掉期的方式计算年化美元收益率。国开债换算成美元的收益率基本一致,存在负利率。”折算成欧元后的利差,对于熊猫债市场来说是一个相对有利的定价背景,全年利差将持续下降,可能会接近40BP。”
政策优化助力债券市场开放
当然,利差并不是熊猫债发行的唯一因素,政策支持也不可或缺。 最关键的是去年12月推出的《通知》,这也代表着债券市场开放的制度利好。
“此前,两地市场对熊猫债发行资金管理缺乏统一规定,给境外发行人造成一定不便。” 东方金诚研发部高级分析师冯林此前对媒体表示,《通知》是两个市场制定统一的发行规定,有利于增加市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同时,《通知》进一步完善熊猫债外汇风险管理,提出“允许境外机构按照交易真实需要的原则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管理与熊猫债相关的汇率风险”。国内发行的债券。”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资金用途方面,《通知》明确,通过债券发行筹集的资金可以保留境内,也可以汇出境外使用。 资金用途应当与募集文件所列内容一致。 鼓励境外机构以人民币形式筹集境内发债资金跨境支付和使用。
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机构不强制保留发债募集资金用于境内使用,这将有助于吸引不同资金用途的境外发行人进入熊猫债市场。 同时,《通知》允许境外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交易、管理汇率风险,并对境外机构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对手数量不设限制。 这实际上为熊猫债发行人将募集资金汇往海外提供了机会。 有保证。
方中瑞向记者提到,这一政策为企业打开了通道,“有些企业会从资金管理的角度考虑,所以可能会先将资金汇到境外,等境内子公司需要时再汇回国内。”从流动性角度来看他表示,如果外国企业在境内有特定用途时,可以将一些境外到期的外币债券替换后再汇回境内使用,这种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实业企业可以将资金直接留在境内,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研究表明,以人民币借款的国家更有可能在国际支付中使用人民币。 如今,全球40个经济体已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一国国际支付中的比重将提高1.3个百分点。
“熊猫债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作为跨国企业的融资工具,负债端可以使用,自然会促进人民币的整体使用。一些海外企业以美元作为定价货币因为配套服务齐全,无论是全球贸易结算余额管理还是资产端投资等都可以通过发债来推动,因此推动人民币成为融资货币离不开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人民币成为真正的货币、国际货币,需要综合性的金融产品。” 方中锐说道。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宏才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2016年我国熊猫债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与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密切相关同期,中美国债利差收窄,美元升值,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为熊猫债的发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他看来,美元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这为美国出口美元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国外贸长期顺差,无法通过贸易逆差出口人民币。 当然,中国不可能长期维持大规模的外贸逆差和国际收支失衡。 在此情况下,通过扩大熊猫债发行等金融创新主动“借出”人民币,无疑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研究公司凯投宏观认为,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也推动了人民币的使用增加。 “事实上,中国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一半以上的交易现在都是以人民币结算的。” 该机构还提到,在广东省,这一比例更高,今年前三季度超过了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