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3-07 01:19

2023银行业年度画像! 受10件“大事”洗礼,风雨过后仍能茁壮成长

记者:马传茂、李颖超、张艳芬、谢忠祥、黄玉琳

2023年,风高浪急。

这是复苏的一年,也是变革的一年。 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正在迅速变化。 经济复苏需要金融业继续降费、提供利润。 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深深困扰着银行家。

对于银行业来说,过去的经营模式已不再可持续,迫切需要主动做出调整,协调发展与安全,制定适应新政策和经济环境的经营战略,打通“增量-增量”收入-增效-增值”的价值创造链循环往复。

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证券报》布局了十大主线,为2023年银行业奠定基础。

“参天大树无法在温室里生长。” 他们只有在市场的风雨中才能茁壮成长。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目标,确立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银行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思考如何有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养老金金融、数字金融。 金融“五篇伟大文章”。

打响“收入保卫战”

2023年,银行业收入“保卫战”将再次打响。 “今年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收入。” “整个银行业的收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们要全力以赴增收节支。” 银行家们并不拐弯抹角。

与上年类似,2023年的收入挑战主要在于利差收窄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增长缺口。 这不仅体现在去年贷款报价利率下降给贷款重新定价带来的显性压力,也体现在“资产荒”下供需变化带来的隐性价格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银行负债成本仍然刚性。

其中,受全行业利差收窄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累计实现利息净收入8083.83亿元,同比下降3.61%。 仅3家股份制银行利息净收入保持正值。 增加。

为了弥补差距,银行业两端都发力,依靠今年的业务增长,即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组合,加上精细化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来提高资产回报,降低责任成本,以量补价,保证利息。 净利润稳定并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收钱的同时筹集资金”成为大多数银行的一致目标,信用卡、理财、代销、托管等业务尤为受到关注。 以代销为例,公募基金收费改革、降低银保渠道佣金率等政策实施后,银行积极推动定期支付转型,保险和长期储蓄产品已成为保险和长期储蓄产品的主力军。热门目标。

年末之际,这场“保卫战”又迎来了积极信号,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民生银行研报指出,此次降准有望进一步改善当前存款长期趋势,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并有望带动存款资金流向理财市场。

展望2024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保收入”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LPR已连续几个月处于搁置状态。 未来银行资本和负利率仍有下降空间。 那么,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最大程度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利差? 如何顶住降费压力,促进收入稳定提高? 这仍然是明年银行高管必须回答的问题。

股价“失落”

2023年,上市银行股价依然未能走出低迷。 一方面,全行业净息差收窄未能明显“刹车”,另一方面也暗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并未缓解。 在这两大因素的打压下,A股和H股上市银行都未能幸免,全部跌破每股净资产。

回顾整体走势,银行股也经历了短暂的“春天”。 今年4月至5月初,在“中特估值”概念的炒作下,部分大中型银行市场出现快速上涨,不少个股触及涨停,甚至创出阶段性新高。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快速上涨后不久,银行业又重回“持续下跌”征程,年内并无起色。

与A股银行板块类似,部分H股上市银行年内跌幅更大。 “细价股”名单上的银行数量增至6家,年内跌幅超过30%的个股有9只。 其中盛京银行、甘肃银行跌幅均超过30%。 80%和60%,而这些跌幅较大的股票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成交量和换手率极低。

银行业的“寒意”还体现在IPO步伐几乎停滞。 综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已有10家排队银行完成了“变更”登记制度审核并更新了申请材料。 只有重庆三峡银行未能完成翻译工作。 与此同时,银行上市“后备力量”名单还在不断增长,不乏银行赴港上市的报道。

上市银行库存彻底“枯竭”,也影响了银行的“补血”进程。 上市银行的股权再融资和资本补充受到严重制约,在现有监管下保费定增更难以获得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面对困境,各方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银行股价。 回顾年内公告,厦门银行、重庆银行等6家机构披露了稳定股价的计划和进展; “国家队”中央汇金罕见增持四大国有银行,银行大股东或高管至少有11人。 真金白银“支撑”自己的股票。

硅谷银行启示录

今年3月,欧美银行业的动荡时刻牵动着人们的心。 瑞士信贷这家拥有167年历史的银行被迫向他人做出承诺。 硅谷银行破产后,其股价一夜清零。 美国几家中小银行正在生死存亡中挣扎,前途未卜。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再次证明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外部性。 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命脉,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受益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和宏观、微观层面的审慎监管,中国银行业整体运行十分稳健,各项指标均位于安全线以内。 类似事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难以向国内传导,不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瑞信和硅谷银行所反映出来的风险管理短板仍值得反思。

事实上,国内银行业从未停止过思考。 招商银行董事长苗建民在该行业绩会上强调,“风险管理能力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他认为,瑞信的不幸离开首先是由于风险管理不善。 “167年已经够远了,但还不够远。”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对此表示赞同。 他在业绩会上表示,风险可以管理,合规必须坚持,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硅谷银行破产正是因为它颠倒了商业银行的三个基本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顺序。 它过于关注盈利能力,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不断增加的流动性风险。 风险集中管理严重缺失,危机自然而然。 将遵循。

把安全性和流动性放在第一位的底线思维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防御。 硅谷银行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要如履薄冰,居安思危,做好足够的风险管理功课,加厚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安全缓冲。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渡过急流。

改革是危险的一步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中小银行改革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解风险”频繁出现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发言中,今年这项工作已驶入快车道。

2023年,在“一省一策”政策推动下,省级联合会改革将加速“破冰”。 辽宁农商行、河南农商行、山西农商行揭牌,一批“新万亿银行”相继亮相; 海南成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被提上日程。 此外,甘肃、新疆、广西等地将明确设立联合农村商业银行,四川等地将申请设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

随着省级联合会的改革,山东、江苏、海南、贵州、湖北等多个省级联合会在这一年里出现了领导班子的变动。 福建、安徽、江西、山东、甘肃等地省联合会迎来新任主任。 长期渗透银行业的“70后”正在加速填补职位空缺。

今年,中小银行“抱团取暖”逐渐成为趋势,成为抵御风险、夯实经营基础的重要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20余家城乡商业银行对所属村镇银行发起增资,其中8家村镇银行因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 此外,多地支持设立统一的地市法人农村商业银行,辖区内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合并、投资参股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疆银行推动吸收合并库尔勒银行,成为今年首例城商行兼并重组案例。

联合征信认为,总体来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领域整体风险水平仍在安全边际之内。 随着兼并重组的完成,新银行主体的综合实力将得到提升,效益将更加显着。 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各地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发行升温,发行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大量中小银行获得注资,对提高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

修复“房子被困”

经历2021年的行业动荡后,告别“三高”的房企转身陷入流动性危机。 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凸显并向行业蔓延。 这对银行各项财务数据产生深远影响,房地产业务相关风险也在上市银行业绩会上屡遭质疑。

全行业风险暴露导致银行业普遍采取更为审慎的房地产业务策略,甚至压缩业务规模,聚焦优质企业、优质项目、重点领域,聚焦现有量化保险。 但总体来看,在“断供危机”和个别房企爆发的背景下,上市银行仍面临着巨大的估值压力。

8月份以来,从部门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一轮需求侧支持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住房贷款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普通住宅楼。 和税收负担,以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的住房需求。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监管体系和资本监管,完善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打造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这无疑为下一阶段房地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多家商业银行积极落实会议精神,与房地产企业深入研讨、研究,加大对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力度,以实际行动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歧视。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报告认为,政策仍将聚焦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防控风险。 金融机构将继续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细化政策。 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房地产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显然有利于银行业化解风险。

理财规模回升

2023年伊始,由于上年“赎回潮”的惯性传导,银行理财整体规模仍受到较大影响; 全年全行业规模企稳回升,年底基本“收复失地”。 数据显示,市场上大部分理财公司现有余额已接近年初水平。

但由于年内规模恢复有限,银行理财资管市场第一的“宝座”在6月底让位于公募基金。 截至10月底,基金规模稳定在27.38万亿元,低于市场对银行理财的预期。 未来或许仍存在变数。

打破理财产品结构,除了现金管理产品持续走俏外,固定收益产品占比也在稳步上升,尤其是代表资金长期稳定的封闭式产品。 但在权益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混合型产品规模年内大幅萎缩,权益型产品规模却没有改善,仍维持很低的比例。

理财行业的另一个积极因素来自于退休理财。 2023年,个人养老金制度步入正轨。 自2月份第一批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正式推出以来,已有6家金融公司成功发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产品数量已逐步扩大至23种。投资居民累计购买金额突破12亿元,表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已开始显现成效。

在资管行业规模放缓的背景下,降费、让利也成为留住客户的一大举措。 今年以来,“降费”浪潮席卷银行理财。 不少公司宣布阶段性降低部分理财产品的服务费率,有的公司甚至喊出了“净值低于1免管理费”的口号。

对于费用减免和利润让步,业内人士也存在分歧。 一些理财公司高管认为,当市场出现调整时,费率的折扣或豁免可以加强理财公司与客户的利益协同。 也有从业者表示,起步较早的理财行业如果大打“价格战”,不利于拉动行业长远发展。

人们来来去去,继续

2023年,商业银行核心岗位的人来人往仍将持续,堪称史上最密集。 据统计,年内有39家上市银行出现“三长”变化,占A股和H股上市银行总数的2/3,覆盖所有类型银行,部分银行已全部发生“三长”变化。 “三长”变了。 目前,银行许多关键职位仍然空缺。

总体而言,本轮银行高管变动不仅是银行内部的职位调动和晋升造成的,而且“1963年婴儿潮”期间的退休高峰在管理职位上也相当明显,而且在管理岗位上退休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个年纪就辞职了。 其中,共有13位上市银行一把手因监管任期要求、年底退休而“过关”,而一批成功带领银行完成上市重任的“元老”表示荣幸地再见。

与此同时,新一轮“补货”也在加速进行。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包括河南农商银行、湖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广泛布设“英雄岗”,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总行行长等高级管理职位。

银行市场化招聘热潮也为各银行业务创新和金融科技转型带来新机遇。 首席信息官职位的“海选”不计其数,彰显了银行推动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渴求”。 ”。

在新旧交替之际,银行管理中“70后”甚至“75后”一代的中坚力量日益显现。 尤其是城乡商业银行中,“80后”逐渐登上舞台“唱主角”。 据不完全统计,1975年以后出生的上市银行总行行长已增至13人; 1975年以后出生的上市银行高层领导已增至四人。

此外,金融反腐持续,也引发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变动,引起不小的震动。 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多名总行级高管今年受到调查。 农村信用征信体系反腐败趋势持续趋严。 年内,省财经联“一把手”名单上又有四人被除名。 “腐败接二连三”、案件重复发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厉打击诈骗行为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2023年电信网络金融诈骗案件将层出不穷,诈骗分子也将目光瞄准了人工智能技术,犯罪手段更加先进。 “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今年金融行业特别是消费者保护的重中之重。 商业银行、公安机关等联手打击诈骗,全力“围剿”。

2023年,反诈骗管理支撑体系逐步完善。《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颁布,明确了处罚对象,公开了详细处罚措施。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在年中发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作、维护行业正常秩序的倡议。

“断卡”活动频频成为热门话题。 金融行业开展了大规模整顿行动,实施了冻结、查封涉案账户等措施。 在银行、支付等渠道,还加强了对可疑交易的监测预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疑交易。 在风控层面,银行和金融科技集团不断加强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应用。

监管部门还频繁发布消费者保护、反欺诈宣传内容,积极指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宣传工作,保护公民财产安全。 可见,不少商业银行把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等多种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面对日益全球化、智能化的黑产团伙,生态合作、联防联控是风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业界也认识到,如何在可信环境下共享风险信息、如何实现全链路智能风险防控、增强行业协同将是金融机构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生成式人工智能即将到来

2023年注定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年。 引爆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有望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革命性技术,迅速聚焦大众视野。

令大家兴奋的是,AIGC可以深度学习海量数据和训练,模拟人类思维模式输出文字、图片甚至音视频内容,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金融行业拥有海量的金融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无疑是当前大模型技术最有可能落地的行业。

2023年以来,众多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提供商快速涉足大模型应用场景:2月份,百信银行、新网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宣布接入“ “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平台;3月,农业银行推出业内首个自主创新金融AI大模型应用,工商银行联合发布金融行业通用模型。 ..

业界的看法也比较一致。 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将是广泛而深刻的,比如智能客服、智能投研、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程序员等。未来,智慧金融将为金融带来颠覆性变革。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将推动智慧金融成为继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智慧金融之后金融业转型的又一更高级阶段。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 然而,在看到赛道巨大潜力的同时,金融机构目前在部署大模型应用时面临技术、成本高、人才队伍等方面的限制。 更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技术伦理、模型治理、数据隐私安全等智慧金融监管问题将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而出现。

新资本法规实施

即将到来的2024年,银行业将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简称《资本新规》)。 此次新规是时隔十年后的一次系统性大修。 其正文及附件共计35万字,将深刻影响银行业未来的经营行为。

与2013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不同,当时的银行业仍处于股改后时期,甚至还有六年的过渡期要求资本充足率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适应资本措施。 原资本管理办法实施10年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逐渐多元化,从发行优先股、可转债到创新二级资本工具。 他们还可以发行永续债券或通过特别债券筹集资金。 。

当前,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今非昔比,资产负债规模、资产质量、各项经营指标和业务经营更加优质稳定。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和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发生了新变化。 数量多、差异大,需要更细致的差异化监管。

参考《巴塞尔协议III改革最终方案》,2023年新资本法规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草案发布,重构了第一支柱下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完善和调整了第二支柱监督检查法规。 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标准和内容全面完善。 过渡期安排方面,计入净资本的损失准备设置2年过渡期,信息披露设置5年过渡期。

市场关注新资本监管规范调整了部分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构建差异化的资本监管体系。 具体来说,新资本监管规定根据银行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级别,以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

这意味着,在坚持风险为本的同时,资本新规将通过风险权重调整引导银行资产配置结构,进一步降低银行合规成本,极大激发各类金融“活水”作用,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活水”作用。中型银行,长期引导银行。 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