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2024-03-07 04:18

国企贸易业务五大风险:货权风险、操作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

新时代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开展贸易业务面临多种内外部风险。 如果风险管控不到位,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文章依次分析了国有企业开展贸易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货权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而提出相应的贸易管控对策。国有企业风险供参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国有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时,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还面临各类内外部风险。

国有企业的贸易业务具有资金占用大、价格波动大、货权难以控制、交易风险高等特点。 面临市场、信用、货权、法律、操作等一系列风险。 如果风险管控不到位,一旦发生外部系统性危机或内部运营管理控制不到位,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资产损失。

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防范贸易业务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贸易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供求变化和商品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例如,在进口代理业务中,如果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的客户可能会延迟付款。

如果代理的国有企业未能及时申请追加保证金,一旦后续市场价格跌破保证金,客户可能会弃货。 如果国有企业不准备将货物转售给下一方,就会错过处置货物的有利时机,并承担货物贬值的损失。

2.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贸易业务上下游合作伙伴不履行合同,给企业造成损害的风险。 在贸易业务中,国有企业需要充分评估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业务规模而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一方面,信用审核不严存在潜在风险。 尤其是在与中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对合作伙伴的资金情况、资信状况、担保情况等信用审核不严格,可能会给予过多的授信额度。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自身经营出现问题时,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逾期、违约等情况,给国有企业带来诸多风险。

另一方面,存在巨大的故意欺诈风险,需要防范。 不排除一些企业故意骗取国有企业资金,并利用上下游相互串通的手段,将国有企业卷入其陷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3 货权风险

货权风险是指国有企业开展贸易业务时,由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地与下游客户的目的地不一致而导致的在途或储运风险。 国有企业应确保在贸易过程中控制其商品的所有权,避免失去对商品权利的控制。 国有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不仅要核实物流供应商的仓库硬件和主体资质,还要综合考虑仓储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和责任赔偿能力。 需警惕物流供应商与客户是否存在密切关系,避免物流供应商与客户串通擅自撤货。

2.4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公司法律制度不完善、员工缺乏合法合规意识、没有有效法律文件、即使通过诉讼也难以形成有利裁决的风险。 一方面,法律诉讼过程漫长且成本高昂。 即使国有企业最终胜诉,也可能面临对方拒绝履行或没有资金履行的情况。 另一方面,如果合同存在瑕疵,缺乏实质性证据和关键信息,一旦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国有企业的主张将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

2.5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时,因内部操作系统不规范、流程缺陷、制度漏洞以及员工风险意识淡薄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员工进行违规操作,加剧了外部舞弊行为的发生,可能给国有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国有企业贸易风险管控对策分析

3.1 市场风险管控 3.1.1 加强对市场变化的分析判断

国有企业要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审视和解读,定期跟踪市场价格变化,深入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可能对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产生的影响。 对存在风险的业务模式和交易品种及时进行预警,建立止损条件发生时的风险处理和报告机制,及时合理调整交易策略和交易模式。

3.1.2 规避商品价格风险

针对商品价格风险,国有企业应要求客户提前缴纳履约保证金。 在确定保证金比例时,应充分考虑交易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防止因价格下跌超过保证金比例而导致客户违约和资金被劫持的风险。 此外,加强对价格风险的预谋、量化、动态管控,要求客户及时追加保证金。 当合同履行出现异常情况时,货物将被及时、合法地处理。

3.1.3积极组建产业研究团队

我们配备了既熟悉行业又熟悉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研究人员,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为交易业务赋能。 通过建立客户评价模型,实施合同限额分类分级管理,建立违约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应急预案机制,帮助国有企业规避风险,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2 信用风险管控 3.2.1 全面调查客户信用状况

首先,国有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前,必须对贸易业务涉及的行业、商品、供应商、商家等进行深入了解,尽量选择行业排名高、信誉好的贸易伙伴。

二是建立健全商户资质征信及后续管理制度,防止国企资金因上下游企业串通而外逃。 国有企业要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完善信用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自动预警系统。

三是加强信贷额度管控,严格控制赊销。 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预付款、赊销等信用审批制度,建立商户信用模型,防范信用风险。

四是在贸易业务中引入保险、抵押或其他担保措施,加强现场检查,严格审查增信抵押品的变现价值和变现可能性。

五是管理客户档案,定期评估资信情况。 重点关注短期交易量大幅增加、首次合作需授信金额大、交易周期长等异常业务。 要及时记录异常事项,对不良商家设置提醒。

3.2.2 规避风险的合同条款

国有企业要注意规避合同条款风险,防范虚假合同欺诈,优化贸易合同会签审批制度。

(一)采购合同中应严格控制预付款。 一般供应商原则上采用货到付款结算方式。 对于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应建立预付款授信管理制度,加强预付款授信额度审批控制。 。

信用风险表业务内容有哪些_信用风险表业务内容是什么_表内业务的信用风险

(2)在销售合同中,谨慎使用信用证条款,避免催收期过长。 客户未按合同规定按时履行付款义务的,除按合同规定支付利息外,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金。

同时,国有企业应考虑对上游供应商的付款条件和对下游客户的收款条件,不垫付资金或垫付少量资金,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3.3 货权风险管控 3.3.1 完善货权管理体系

国企要注重在整个贸易过程中“控货权”,慎重选择信誉良好的仓储单位,例如将货物主要储存在自营仓库或大型国有仓库,建立完善的货物验收、仓储、库存和出口程序。 仓库系统提供库存实时动态监控,防止仓库货物缺货、未经仓储方许可擅自变卖等风险。

3.3.2 严格控制货物单证

国有企业必须对仓单、运输发票等单证进行管控,确保货物权属单据真实有效。 货物入库时,应及时领取仓库开具的仓单,防止库存“一品多卖”或空仓单。 对于通过提单交接货权的业务,加强提单流转管理,确保业务真实性。 要注重单证的标准化,保证发货指令的唯一性,加强与物流供应商的对账,及时安排现场库存检查。

3.3.3 建立项目现场制度

对于合同金额大、周期长的贸易业务,国有企业应考虑安排仓库人员或聘请第三方公司跟踪货物的生产、储存和运输情况,对货物的整个物流进行监督和控制。

3.3.4 制定货物处置响应计划

对于客户可能逾期付款甚至弃货的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充分预测货物的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货物处置方案。 一旦出现风险,国有企业必须迅速果断处置货物,避免货物价格大幅下跌或产生更多异常费用,尽快将货物以合理价格转售给其他客户,并停止及时处理损失。 若发生其他损失,公司应及时采取法律追偿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3.4 法律风险管控

3.4.1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公司章程作为行为准则,规范权利责任定位和行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

完善“三大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制度,强化党委讨论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讨论公司重大决策。 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公司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层权责明确、运作规范。 董事会重点关注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督促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确保公司安全、规范、稳健发展。 还可以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等集体决策机构,确保风险管控体系独立、有效运行。

3.4.2建立健全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原件,定期要求业务部门对业务档案进行归档,防止合同、货权凭证、收据、报表等重要法律文件缺失。 ,以防万一需要的时候。

3.4.3妥善处理法律纠纷案件

对于出现的法律纠纷案件,国有企业要及时组织法务部门专业人员成立工作组妥善处理。 当交易对方无法或不愿支付货款等情况时,需要尽快与对方沟通协调; 如果确实无法协调,准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防止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到损失。

3.4.4加强员工法制教育培训

国有企业要加强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让员工深入了解行业规则和常见风险类型。 组织职工参加法制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建设,防范各类职业犯罪。

例如安排基础法律培训,包括合同谈判(客户信用、商业模式、产品选择、沟通渠道)、合同签订(签约主体、合同内容、合同形式)、合同履行(履行主体、按照合同履行) 、履约通知书、履约通知书)文件取得、财产清算、变更与撤销、纠纷解决)等案例培训。

教育员工杜绝融资贸易、“空转”“挂单”虚假贸易、“四自消失”贸易等违法行为。 建立《员工诚信管理规定》等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使全体员工树立遵纪守法的信念。

3.5 操作风险管控 3.5.1 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国有企业要调整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形成“专业化、层次化、流程化”的风险管控体系,设立经营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法务部门等职能部门、配备专业人才,提高职能人员的管理水平。

3.5.2 编制贸易业务内部控制手册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编制贸易业务内部控制手册,详细说明采购、销售、合同管理、产权管理、信用管理、资金管理等业务操作流程,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职责。 强化重点运营节点监督检查义务。 我们还不断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杜绝员工违规操作、违法行为。

3.5.3 形成内部监督协调联动机制

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监事会、纪检监察、财务、法律等部门的监督作用,整合企业内部监督资源,形成联动风险控制网络。 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贸易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到位、确保风险可控。 加强对贸易业务管理、货权管理、货款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消除风险隐患。

3.5.4 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要持续优化风险控制体系,根据企业实际业务发展和管理模式变化,相应调整职责、权限和风险控制指标,实现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和风险控制的衔接。 创建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管控整个贸易流程,强化内部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预警功能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联动,强化信息化意识。重大风险。 日常监测。

综上所述

全球贸易市场变幻莫测,国有企业在开展贸易业务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对各种风险,不断做专、做精、做强,提升行业地位。 只有积极管控风险,才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的贸易业务要围绕主营业务分类整合,实行集中统一专业化管理。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推动上下游资源整合,加快业务转型,持续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