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3-07 08:50

1991年至1997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三)——1997年银行全面退出证券交易所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混乱——危机无处不在

1996年股市狂欢——虚假繁荣

股市投机助推器——银行火上浇油

管理层介入解决财务混乱

银行全面退出证券交易所并建立银行间市场

总结

(温馨提示:如果懒得看细节和上下文,就看最后的总结吧。)

介绍

1997年6月5日,为规范国债回购市场发展,禁止银行资金非法流入股票市场,切实保障金融业稳定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出售证券的通知”。 《关于回购及现货证券交易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退出证券交易所:

自6月6日起,各商业银行停止证券回购和证券交易所现货交易。

自6月6日起,商业银行的证券回购业务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办理。

各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证券集中托管账户,并将证券划转至中央结算公司托管。 其在证券交易所的所有席位和托管账户将被取消。

这意味着银行与证券交易所完全分离,也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成立”。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混乱——危机无处不在(一)一切都从“三角债”开始

要理解中国人民银行为何突然要求银行退出交易所,我们得从20世纪80年代末悄然袭来的金融风险说起。

1988年“价格突破”失败后,通货膨胀率连续两年大幅上升。

(关于价格突破,是指为了消除“双轨制”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国家试图强行整顿、理顺价格方案,但导致物价快速上涨,最终计划紧急暂停,“价格突破”以失败告终。)

此后,央行不断收紧货币供应量,试图控制高通胀率。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第十个年头。 社会经济运行充满活力。 各企业奋力拼搏、大力投入,全社会资金需求旺盛。

央行因此收紧货币,企业资金链变得非常紧张。 如果我无法从银行借钱该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向其他地方借钱。

企业开始向企业借钱……

政府开始欠企业……

企业拿着政府的欠条欠上游企业钱……

上游企业拿着下游企业开出的借条,继续欠债……

各种欠条在众多企业之间来回流转,逐渐导致了后来严重的三角债务问题。

(至于三角债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写地方债的来龙去脉,我会详细介绍。三角债确实是当今地方债的“前身”,也曾是我国当时大力治理的一个金融债务问题,但越治理,问题就越大。)

就贴出当时某期刊的三角债报道:来自1989年11月的《四川财经》期刊:

时至20世纪90年代,三角债务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吞噬流动性的重大金融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数据:

1990年中央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三角债务问题”。 1990年,“企业欠款金额超过2000亿,而我国当年的GDP只有1.8万亿”。 更不用说,整个20世纪90年代,三角债务数额每年都在以巨大的速度增长。

(二)银行介入清理“三角债务”

为了解决三角债务问题,中央政府从1990年至1992年连续三年严厉打击三角债务问题。

1990年7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全国清理企业拖欠债务实施方案》,开始清理企业拖欠债务问题。 主要用流动资金清偿三角债务。

主要解决方案可以简单理解为:“公司把老板给银行的借条换成钱,借条就变成了老板欠银行的债。”

1991年8月31日至9月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清理三角债务工作会议。 由于前一年清理三角债收效甚微,在这次会议上,朱镕基指出,要从固定投资欠款方面着手清理三角债,理顺债务链条。

“这次清理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减少投资、发债、财政拨款、挤出贷款等等,虽然听起来五花八门,但最终的责任还是银行。”

因为这些流程和方式很简单:“我们先减少投资,然后看自己的资金能不能还清,如果不能还清,政府就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然后通过债券的方式发行”。发行或其他形式。” 企业还清欠款”。

到1993年第三轮三角债务清理时,国家发现三角债务清理得越多,银行的压力就越大。 缝补的速度远远慢于破洞的速度。 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还没结束,根本就没有结束!”

于是,1993年的第三轮清理工作只处理了1992年1月1日之前的债务拖欠遗留问题,“不再要求银行承担‘保底’的作用”。

(三)银行坏账问题凸显

“我之所以在这里花大量时间介绍三角债务问题,是因为三角债务问题带来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流向了一些“本来就没有足够钱”的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是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为了顺应改革潮流,肆无忌惮地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导致企业本来就脆弱的资产负债表变得完全没有资金能力。 还清债务。

而“银行也没有办法,只能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虽然这些贷款很多是地方政府担保或者是实物资产抵押,但仍然无法改变很大一部分钱一贷出去就变成了贷款。” ”。 银行坏账”。

到了1995年,银行体系的坏账问题逐渐开始暴露: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后,我国全面转向市场经济。 许多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经营惨淡。

更糟糕的是,由于通货膨胀,我们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加息,收紧流动性,这些企业的资金链岌岌可危,只能破产。

这些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让银行账面上原本只是“贷款余额”变成了实际的“坏账”。

到1996年6月,据央行统计,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25%,四大银行的自由资本根本无法覆盖这些不良贷款总额。履行贷款。 理论上来说,四大银行此时可以大幅破产,或者濒临破产。

(注:很多人看1999年AMC成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认为30%的坏账率是1998年、1999年才达到的。其实,这并不是早在1995年和1996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坏账率就已经接近30%,只不过国家为了解决四大坏账问题已经在讨论和准备了很长时间。直到1999年该计划才正式出现在纸上。)

(四)无药可救的斗——濒临死亡还在玩火的银行

更夸张的是,“你真以为银行当时的坏账只有20%多吗?” 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25%只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不良贷款率。 当时,全国银行仍有“大量表外业务通过信托等形式流向各地基建、房地产开发行业。这些业务仍存在巨大的违约风险,可能需要银行承受它”。

银行表外业务的增长与当时的房地产过热、土地投机和投资密不可分。

以海南房地产为例。 我们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经历了一轮非常热烈的炒作。 现在很多房地产行业的老板都是从海南房地产市场赚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1990年至1993年,海南房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3%、123%、225%、62%。 1993年,海南的房地产价格达到每平方米7000多。

1993年下半年,央行开始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后,潘石屹等在海南炒房的人迅速退出市场。 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海南省的房地产业就沦为一片狼藉,烂尾楼超过600栋,积压资金高达800亿元。

广东、广西的情况也是如此,只不过疫情发生时间比海南稍晚一年多。 从1995年开始,广东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 未完工的房产遍布全国各地,无法变现。

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银行的表外业务。

当时烂尾工程、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众多,一度引发居民对银行现金流的疑虑。 有句话说“银行借给房地产开发商的钱收回不来,老百姓的存款存不下来”。 这导致1995年至1997年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银行“挤兑”。

1993年,王岐山担任广东建设银行行长时,落实中央控制经济过热的任务,开始深入排查各分支行的表外业务。 最终发现,“广东建行表外规模超过30亿元,远远超过广东建行当时的准备金规模”。 由此可见当时银行的表外业务有多么疯狂。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在各种投资和投机的推动下,银行积累了大量的表内外风险,成为一头不可忽视的“灰犀牛”,只待时机成熟。一天。 突发事件彻底刺破了银行脆弱的生态。

1996年股市狂欢——虚假繁荣

如果说摇摇欲坠的银行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的基础,那么1996年下半年股市的疯狂就是基础之上的微光,即浮现出来的病态繁荣。

1995年下半年,市场投机活动有所缓和,股市持续下跌。 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最低点; 1月23日,深证综指触及最低点。 此后,股市开始复苏并上涨。

1996年3月30日,央行宣布从4月1日起“停止开展新型保值储蓄业务”(有关保值储蓄的信息请参见我之前的文章)。 与此同时,“沪深股市相继出台吸引资金的优惠措施”。 于是,“居民存款像蚂蚁搬家一样逐渐进入股市,开启了1996年的牛市”。

从1996年第二季度开始,第二季度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增长了45%和102%; Q3分别为9%和34%,Q4增幅高达45%和60%。 这种上涨除了居民储蓄的转移外,还有资本投机的结果。

当时的实际经济状况是: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全国各地都有未完工的建筑;

全国国有企业普遍亏损,1996年破产总数超过前9年的总和。

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深刻认识到银行体系坏账率极高,银行体系正面临破产边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股票屡创新高,股票被炒到了天。

“1996年10月底,为了遏制股市的火热投机,国家在一个月内发布了12张‘金牌’来警示风险,但仍然无法阻止股市的上涨。”

为了保持稳定,管理层从10月起先后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抑制股票发行透支的通知》。 股市并未对生产产生丝毫影响。

管理层随后出台了《证券交易商自营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市场操纵》、《进一步加强市场检查工作》、《加强风险管理和教育工作》等文件、涨停板限制恢复,但股市继续上涨。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市》,明确指出“最近一段时间的暴涨是不正常的、非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