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3-29 06:03

数据温差稳步复苏:2024年如何继续稳步前行?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经济呈现明显复苏迹象。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同比、环比正增长,传递出经济持续向好的健康信号。中国经济。 国际社会也普遍对2024年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均上调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一年来,我们党领导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包括增加国债发行、减税降费、实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措施。 这些政策将在2024年继续发挥作用,对稳定我国经济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从总体和结构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2023年的经济数据呢? 如何提振信心、稳定预期,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积极性? 如何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空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促进消费尽快反弹? 针对上述问题,《IMI金融调查》特别邀请了多位业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分享他们对此话题的见解。

具体观点总结如下。

一、数读2023:经济稳定与提升与数据温差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初步测算,202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顺利实现“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 扣除基数影响后的两年复合GDP增速为4.1%。 从全年节奏看,2023年单季度GDP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7%、3.3%、4.4%、4.0%,呈现年初低、后高的走势。中等,最后稳定。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庆友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5.2%,超额完成设定的5%目标。 这一成绩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取得的。 显得特别来之不易。 但股市表现与经济复苏存在显着差异,反映出经济复苏的复杂性以及短期疫情冲击和长期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2024年作为关系正常化元年,将是宏观政策落实和信息复苏的关键时期。

当前,中国面临需求不足、信心减弱、投资不足、人口老龄化等内外部挑战。 人口方面,2023年将净减少208万,表明老龄化和人口下降阶段正在加速,这是一个长期挑战。 在内需方面,除了短期收入和预期问题外,还涉及收入分配、二元结构、国资国企等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真正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是结构性改革,而不是简单的短期宏观政策。 此外,逆全球化和大国关系调整也在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中国需要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戈指出,本轮价格整体下跌持续时间是本世纪以来最长的。 PPI同比从高点下滑至负增长已持续27个月,CPI已持续16个月,GDP平减指数已持续9个季度。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以工业品为代表的价格下跌并非此前政策过度刺激导致的产能过剩。 过去几年,我国的逆周期调控相对审慎。 此外,不少传统行业经历供给侧改革,整体产能扩张十分有限。 当前物价持续下跌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总需求不足。

BBVA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表示,2023年经济增长成绩单已经公布,全年增速5.2%与年初设定的目标一致。 但总体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好坏参半。尽管工业产出表现出色,但投资和消费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同时,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与2022年疫情期间基本持平,表明需求侧与供给侧存在较大失衡。 事实上,社会总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最重要障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2023年,尽管面临外贸压力、国内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等不利环境,但居民收入将恢复,消费潜力将得到释放,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将回升。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中国经济最终将实现两会确定的“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 从结构上看,2023年我国工业生产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从2023年全年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高于2022年3.6%的增速,但弱于2020-2022年5.3%的复合增长率。2023年消费将呈现复苏势头。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速将达到9%,实际累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其中商品消费、餐饮收入分别增长5.8%和20.4%。 2023年就业形势的改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恢复,消费弹性大于收入增长。 从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2023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已回升至68.3%,虽然这一比例仍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但与2021年接近且明显好转比 2020 年和 2022 年同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李鑫指出,2023年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先低后稳”的态势,表明经济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已逐步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得益于国家精准的宏观经济政策。 监管和政策协调也与新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新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引领的先进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一致,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工业增加值增长4.6%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新生产力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此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消费方面,虽然有一定复苏势头,但居民消费结构仍有调整空间,这提醒我们未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仍有工作要做。 投资方面,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但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表明该领域存在一定风险。 因此,新一轮财税改革应更加注重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力支持基础设施、保障民生。 此外,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宇分析,2023年宏观经济趋势将是量增价跌。 从体量看,全年GDP增​​长5.2%,好于2022年的3%。但从物价看,表现疲弱,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比上年增长0.2%。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 平减指数方面,全年平减指数为-0.5%,显着低于2022年的1.8%。

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孙超、杨俊桐认为,2023年GDP实际增速为5.2%,一、二、三产业拉动0.3%、1.74%,和3.07%。 增长主引擎作用凸显,是全年经济数据的一大结构性亮点。 从价格来看,全年名义GDP增速为4.6%,GDP平减指数录得-0.54%,为2000年以来最低。低物价也是造成宏观经济“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和微观感受。 从生产、投资、消费、出口的表现来看,今年主要矛盾仍然在需求端。

2、数字阅读2023:信贷需求与央行资产负债

2023年末,社会融资存量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 2023年信贷数据显示,尽管全年信贷总体稳定,但融资需求并未明显增强。 12月新增贷款1.17万亿(2022年12月为1.4万亿,2023年11月为1.09万亿),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王永利指出,2023年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余额45.69万亿元,同比增长9.62%,创下历史新高。增幅创2011年以来新高。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存款机构债权增加所致,存款机构债权余额增至18.56万亿元,增长29.64%,表明央行明显加大了对存款机构的流动性支持力度。 此外,央行外汇持有量也有所增加,反映出央行加大购汇力度,维持外汇储备稳定。 从负债看,存款机构存款余额24.57万亿元,增长7.82%。 央行对存款机构的贷款操作虽然提供了流动性,但也增加了存款机构的融资成本。 尽管外债和债券发行规模有所增加,但在整体资产负债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 此外,存款机构对政府净债权增至52.29万亿元,反映出政府债务快速扩张。 居民部门,本外币存款增速明显超过贷款增速,存款净余额57.78万亿元。 这一变化可能反映出家庭部门信贷扩张疲软。 总体来看,2023年央行资产负债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不仅体现了央行稳定经济的举措,也揭示了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复杂性和挑战。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信贷需求可能依然疲软。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9.7万亿元,其中四大银行新增贷款9.3万亿元,占增量的47.2%; 中小银行新增贷款8.47万亿元,占比仅为42.9%。 这比2018年的60.8%大幅下降。房地产的伟大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地方性债务可能影响城市投资信贷需求,未来信贷需求可能持续疲弱。

从结构上看,个人贷款和企业信贷增幅并不大。 12月份,个人贷款新增2221亿元,其中中长期个人贷款新增1462亿元,反映出房地产销售低迷导致抵押贷款新增数量较低。 此外,尽管现有抵押贷款利率已大幅降低,但预计抵押贷款提前还款仍将继续。 目前部分银行纯信用消费贷款利率低至3.0%,未来房贷利率仍有较大下调空间。 12月份,企业信贷增加8916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1497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612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反映出企业融资需求疲软。

M1增速持续低迷,经济活动不高。 2023年以来,尽管企业融资规模较大,但M1增速持续下滑,反映出经济活跃度较低,企业投资动力较弱。 展望2024年,信贷需求或将疲弱,新增贷款同比增幅或将减少; 国债净融资同比或将减少,社会融资增量预计在34万亿元左右,年末社会融资增速在8.3%左右。

3.展望2024年:疤痕效应和持续的宏观压力

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2.9%,较2023年下调0.1个百分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2.7% ,比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2024年全球GDP增长2.4%,低于2023年2.6%的增速。世界银行警告称,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紧缩、信贷条件受限以及全球贸易和投资疲弱等因素。 此外,世界银行还强调了一些“逆风”因素,包括:近期中东冲突升级、金融压力、持续通胀、贸易碎片化以及与气候相关的灾难。

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特点_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_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2024年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和投资信心不强,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 此外,三年疫情的疤痕需要逐步修复。 但受疤痕效应影响较小的新型生产力,在高端人才、资源配置、基础研究等方面仍显不足。 2023年经济复苏将继续向好,2024年将面临比2023年更大的压力,国际环境也将更加复杂,地缘政治、国际金融、外汇市场等领域将面临新情况。

英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厚成认为,2024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大概率将继续承压。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2024年PPI同比拖尾因子已连续10个月处于负值区间,这意味着2024年PPI同比大概率处于负值区间。全年均处于负值区间。 PPI处于负值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名义GDP同比增速。 从年内季度走势看,一至四季度PPI同比上涨因素分别为-2.38%、-1.03%、-0.27%、-0.30%。 这意味着上半年PPI很可能低于下半年。 预计,一季度PPI同比可能低于二季度。 在此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压力依然存在。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原强调,202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信心、稳增长、稳房地产等各项“稳”政策仍需加强。 中央加杠杆和“三大工程”是主力。 抓牢。 具体来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建后破,聚焦稳信心、稳增长等各项“稳”。 2024年总体政策方向将是扩张性、积极性和消极性。 为了刺激,2024年GDP目标很可能定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 中央加杠杆是关键,“三大工程”也有望成为稳投资的主要着力点。 从结构上看,消费正在复苏,出口正在改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有弹性,房地产存在不确定性。 消费更多的是自然复苏,注重家庭去杠杆,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将保持弹性; 受美国补库、基数、价格回升影响,出口或将反弹; 房地产景气度可能仍处于低位,受益于“三大工程”政策,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收窄。

张宇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的关键在于平衡供需,关注政府、居民和海外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企业角度看,2023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低于2022年的75.6%,呈现供需失衡。 产能利用率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波动趋于同步。 因此,2024年产能利用率的恢复还取决于PPI的改善。 然而,产能利用率的预测很复杂,并且受到工业部门产能和需求变化的影响。 考虑到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速以及就业和宏观政策的稳定性,预计2024年制造业供给不太可能成为抑制因素,需求侧增长将更为关键。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将企业部门视为供给方,将政府、居民和海外部门视为需求方,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部门的支出相对于企业产出的比例将在2023年下降至86.5% ,与2015年-2021年95.1%的平均值相比有所下降。 这表明需求面相对疲弱,可能导致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展望2024年,如果假设GDP增速维持在5%,需求侧增长将主要由政府、居民和海外驱动。 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加剧物价下行压力,政府支出、家庭支出或出口至少其中一项需要增长5%以上。 鉴于居民消费倾向和房价低迷,以及海外工业生产受到高利率制约,政府支出增速大幅反弹可能是2024年物价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财政政策将对平衡供需、稳定物价发挥重要作用。

四、展望2024年:宏观政策调控多管齐下

2023年出台的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息等政策效果将在2024年继续释放。2024年,一些新措施将得到储备和优化。 这些新的增量措施将与现有政策相结合,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目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政策工具箱正在不断丰富。 财政、货币等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有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的条件和空间。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长文认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化。全面乡村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障。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提升经济积极回升势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王晋斌表示,2024年仍将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深度错位的一年。 2023年12月,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为3.4%,核心CPI同比增速为3.9%; 2023年12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6万人,超过预期的17万人,平均每小时工资率同比增长4.1%,高于预期的3.9%; 失业率为3.7%,低于预期的3.8%。 劳动力市场的低失业率和工资增长超过通胀率维持的购买力,使得美国通胀下降相对缓慢,甚至造成通胀周期性复发。 美联储限制性利率水平的持续时间可能长于市场预期,降息幅度也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2024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逆周期、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应对货币政策不足等挑战有效需求和社会预期疲软。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支柱。 重要的选项。

夏乐表示,2024年,政策需要进一步制定,在需求侧多做事,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平衡。 具体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主动,要敢于运用价格工具(降息)来刺激总需求的释放。 当然,考虑到对银行利差的影响,货币当局还需要利用数量工具进行协调。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要承担更多债务责任,确保包括基金收支在内的财政总支出在上年基础上不继续萎缩。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管理部门需要有效进行政策突破,全力扭转行业悲观预期,阻断房地产领域向其他经济相关领域的负面溢出。 上述积极而有前景的政策组合,需要政策制定者尽快确立政策决心,投入充足的政策资源。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位,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表现一定会更加亮眼。

钟正生认为,综合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需巩固和提升。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处于相对“真空期”,稳增长力度尚未明显改善。 货币政策方面,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商业银行息差压力较大,1月份“降息”预期落空,政策处于观望状态——看看阶段。 财政政策方面,2024年地方债预批已于1月初预下达,进展较此前缓慢。 从预审准备时间来看,2019年、2020年、2022年、2023年预审配额均于上年11月或12月释放。 只有稳增长压力不大的2021年3月初才发布。 从发行计划来看,截至1月15日,已有28个省市披露一季度地方债计划,其中新增专项债和一般债发行规模合计约1万亿元,远低于全国2023年一季度2.1万亿新发债券规模。 得益于前期增发国债政策的成效,2024年1月至2月宏观数据仍有望继续复苏。 但如果缺乏增量政策储备,微观主体的预期和信心仍可能惰性回落。 春节过后,3月份复工复产将提前推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或将受到进一步考验。

吴戈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当房地产市场处于大幅调整期时,无论财政还是货币状况,各国逆周期政策的基本导向都是一致的,以弥补房地产市场的缺口。总需求。 但政策的力度是决定能否尽快摆脱物价低迷的关键。 而从速度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走在经济变革的前面,就能事半功倍。 鉴于我国PPI等价格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可能需要强劲的总需求扩张才能真正摆脱低价格。 短期内,PPI等价格能否转正及其向上弹性,取决于中央总需求政策扩张与地方土地收入下降的对比。

郑厚成表示,从全年节奏来看,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比下半年更加“积极”。 这一判断是基于以下两点。 首先,在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处于高位的情况下,2024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全球流动性仍将面临一定压力,这将对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构成压制。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有必要“促稳定”。 其次,2024年上半年CPI可能低于下半年。 也就是说,与下半年相比,上半年通胀对货币政策的约束相对较低,有利于央行实施“稳而松”的货币政策。 政策,尤其是第一季度。

孙超、杨军统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调。 今年政策的大方向将继续向好。 可能的重点方向是: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如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等; 其次,加速了“三个主要项目”的布局,这也将对房地产繁荣的向下压力进行对冲。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基调定义为灵活,中等,精确和有效,并与财政政策结合结构性地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高。 就数量而言,社会融资和货币供应规模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 基于此,货币骨料是相对中立的,结构工具的可能性更高。 就价格而言,汇率压力已经缓解,值得期待。

5. 2024:优化财政和税收结构的经济改革

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议计划进行重大措施,以进一步全面加深改革,并继续向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加速中国风格的现代化注入强大的动力。 计划新的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是进一步全面加深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的研究人员张文顿指出,迫切需要增加GDP税收的比例。 财务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作用,关键是政府只有在有钱的情况下才能执行政府。 税收的第一个职能是增加财政收入,然后稳定和发展经济并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当然,这些功能必须全面地考虑,但是提高收入是首先。 在以前的财政和税收改革中,我国更加重视税收的监管职能。 近年来,作为GDP的一部分,我国的税收持续下降。 2022年的宏税负担(小口径)仅为13.8%,低于基本国际标准15%。 需要调整对刺激税收减税和发展的过度依赖。 因此,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的下一步的主要矛盾必须是更好地利用税收功能来提高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增长,税收收入相应增加。 作为国家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税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税收负担的​​严重程度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过度的税收负担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而过度轻松的税收负担可能无法满足该国的财政需求。 中国改革和开放的做法也证明,保持相对稳定且灵活的税收负担水平是一个国家长期稳定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税收负担是需要权衡的问题。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家的税收负担水平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这部分是由于中国政府对流行病的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对全球经济的下降压力迫使税收负担下降。 随着发展,我国家的税收负担不可避免地会改变。 从长远来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税收收入将增加,税收负担水平可能会增加;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持续的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公司税负面的措施,以鼓励商业投资和创新。 因此,中国税收负担的​​未来变化将取决于政府如何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各种目标之间进行权衡。

税收制度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税收系统结构是指各种税收及其相互关系的组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还需要不断调整税收结构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变化。 一方面,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加,税收的相​​应比例也应增加。 例如,应逐渐增加直接税(例如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等直接税的比例,以适应服务行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的兴起,还需要相应地调整传统税制。 例如,数字经济的税收问题和跨境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以及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随着发展,我国的税制将不可避免地改变。 一方面,政府可以增加直接税收的比例(例如,个人所得税的增加和引入新税,例如财产税等),以改善税收制度的促进性并实现税收公正性; 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针对新兴行业。 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以促进工业发展和升级。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税收和行政管理,以提高税收税率并防止税收损失。

简而言之,我国家的税收负担水平和税收制度结构将随发展而变化。 税收负担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双向的。 当税收负担水平较低时,政府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当税收负担水平很高时,它将抑制经济发展的活力。 税收负担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探索政府最佳规模的一部分。 在税收结构方面,政府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升级,并更加关注公平性,以应对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 将来,新的改革应继续加深税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并改善税收制度。 政府应加强法律税法的建设,提高税收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并提高整个社会的税收意识和遵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效率和可持续性,并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意:本文基于访谈,并结合了郑金申(Wu Ge Ge)的经济分析,吴吉(Wu Ge)的经济说明,吉明明坎金融,观察和红星资本局等公共渠道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