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2024-04-01 20:35

5【基础会计-理论】

背景说明:学习源码书籍:基础会计第七版。 学习时记笔记。

==分隔线==

第 2 章: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

第一节·核算对象

会计对象:资金流动。

货币: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供货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

制造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1、首先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材料,为生产过程做准备;

2、生产产品时,到仓库领取材料;

3、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对外销售。

4、销售产品的收入也应在后期收回。

这样,制造企业的资金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

基金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1、使用货币购买物资、物资时,货币资金折算为储备资金(物资、物资等占用的资金):

2、车间用料、材料生产产品时,储备资金折算为生产资金(各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

3、车间加工的产品验收并入成品库后,此时生产资金转为成品资金(用于销售的成品或自制半成品占用的资金);

4、成品销售收回货币资金时,成品资金折算为货币资金。

我们把资金从货币形态出发,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归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称为资金循环。 资金周转的反复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

第二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分为两类: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损益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

1.

资产定义:

资产:已经拥有的、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由过去事件产生的现有权利。 由特定实体拥有或控制。 可以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一个营业周期内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等)、存货(存货、半成品)、原装产品及各种材料等)。

(2)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等。

==

2.

负债

定义:已经发生的业务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当前义务。

资产的特征:过去交易或事件产生的现时义务。 将来必须用债权人可以接受的经济资源来偿还(这就是责任的本质)。 债务的清偿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一个营业周期内的短期借款、应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和预收款项。

(2)非流动负债:一个营业周期内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

3.

所有者权益

也称为股东权益。 即资产负债。

特征:

(1)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金额的确定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三)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本”。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益和留存收益。

构成: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

==

4.

收入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

收入的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这里是狭义的收入。此外,广义的收入还包括营业外收入,如罚款收入、非营业收入报废收益等)。 -流动资产和捐赠等)。

==

5.

成本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总额。

特征:

(1) 过去的交易或事件产生的费用。 (2) 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三)费用可以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

构成:

即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费用(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等)。 (这里是狭义的费用。此外,广义的费用还包括营业外支出(如罚款、非流动资产报废等)和所得税。)

==

6.

利润

利润: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益等。

特征:

(1)利润的实现使所有者权益增值。 (2)利润额的确定取决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收入、费用和损益的计量。

构成:

利润具体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等。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第三节·会计方程

1. 会计方程

是指显示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标识。

(1)基本会计方程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会计方程、存量会计方程,是立账、复式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无论怎样变化,双方都能保持平等。 (各项总价值保持不变,要么增加,要么同时减少)

(3)动态会计方程: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个会计方程,增量会计方程,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4) 扩展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支出)

或者: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该等式显示了收入和费用发生后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

2、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本运动:静态(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和显着变化(涉及经营活动的收入、费用、利润等)。

资本运动的静态表明资本运动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资本运动的动态表明资本运动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相互关系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