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4-06 21:15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 如何促进青年就业,开辟新空间? ——两场中国经济问答第6期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如何促进青年就业,开辟新空间? ——两场中国经济问答第6期

新华社记者 江林 黄耀

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牵动千家万户,也是全国两会热议的问题。 去年以来,青年失业率调查备受关注,一些外媒和境外机构也趁机唱衰中国经济。

您如何看待当前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 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会影响青年就业吗? 职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

如何正确看待青年就业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城镇16岁至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引发一些担忧。 有外媒提出“破产浪潮”、“失业浪潮”的论调。

青年就业问题是否如一些外媒所说“持续恶化”?

“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年轻人首次进入市场找工作,有一个职位与空缺职位的匹配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祥泉表示,每到毕业季,年轻人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失业率就会上升。 随着就业岗位逐渐得到保障,青年失业率普遍在7月份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那么,当前青年就业形势如何?

不可否认,就业压力是中国的现实。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展现了国家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2024年新增劳动力规模仍较大”、“2024年经济运行风险挑战加大,重点群体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规划报告指出了今年就业预期设定的基本动机。 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的“1200万左右”调整为今年的“1200万以上”,释放出加大稳就业、改善民生力度的积极信号。

“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好转,但一些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年轻人求职数量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所长莫蓉分析。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企业招聘持续向好,但招聘职位数量尚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吸引最多人数的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培训行业过去的毕业生招聘需求仍然缓慢复苏。

“毕业生找工作追求卓越、稳定,用人单位也提高了招聘门槛,导致部分年轻人‘就业难’和部分岗位‘招工难’并存。” 莫荣专员说道。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帮助年轻人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继续强化企业就业渠道作用,对招收毕业生的企业给予就业补贴、扩容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打造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日招聘亿人、民企招聘月等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对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离校前防返贫监测重点家庭的毕业生给予求职创业补贴; 提供离校后“一人一策”帮助,优先提供就业信息……

去年以来,各地有关部门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作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用有力有效的政策弥补市场短板,全力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今年的计划报告进一步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优化招(招)聘政策安排”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职务” 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希望政策能为青年就业带来更多实惠。” 广东海洋大学2023级本科毕业生唐金涛告诉记者,去年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今年春节后,他参加了多场政府组织的招聘会,社会上不断推荐职位。 。 我的信心逐渐增强,10天前成功加入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

“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看到许多保障就业市场稳定的积极因素已经显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动力,整合就业政策牵引,有利于稳定就业市场。”特别是保障青年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莫荣专员说道。

数字化、智能化会影响青年就业吗?

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的加速,无人工厂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加速。 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失业?

“无论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兴起,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会带来企业人才结构的深刻调整。在部分岗位被替代的同时,大量岗位被淘汰。”新的就业机会也会产生。而这种变化一般来说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因为它的数字化特性让用人单位更青睐熟悉互联网、综合素质高的求职者。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说道。

重庆一家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转向智能制造后,确实减少了一线工人数量,但同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新增了数百个岗位,精密模具制造和成型,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 因此,急需补充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

“在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供给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机器替代流水线上的简单重复劳动是大趋势。”曾祥泉说。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劲松表示,新一代求职者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工作条件和自我价值实现。 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智力技能岗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生产力”列为2024年首要政府任务,并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深入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新举措。

规划报告提出,实施先进制造业促进就业行动,扩大就业增长点。

“一大批新岗位、新职业将加速涌现,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新的职业选择和新的发展空间。” 王劲松代表说。

也有人担心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愿意到制造业就业。

记者了解到,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许多毕业生更加关注前沿领域和高科技产业。 一些制造企业收到的毕业生简历数量明显增加,一些先进制造企业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

近两年,电动汽车、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涌现。 他们可观的薪资和职业前景大大增强了他们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为就业“新风口”。

如何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不匹配?

“适应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养老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力度,加快产训融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亿万青少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部署 报告提出一揽子新举措。

“加快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实际需求更好匹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规划报告的新安排释放了人才培养的新信号。

四川九州元亨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李静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成都招聘视频拍摄剪辑、新媒体运营等岗位。 他们大多只需要大学学历,月薪可达1万元。 “看起来门槛不高,薪资也不错,但这些职位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很多毕业生都投了简历,但符合条件的不多。”

“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我校从2020年开始重点调整优化就业难度较高的专业,将95个专业减少到75个;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了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设置增添了实践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介绍。

“可以明显感觉到,毕业生就业机会更广,适应能力更强。去向落实率从2020年的87.2%提高到2023年的90.5%,预计2024年达到疫情前水平。” 吴德代表说。

年轻人在压力下如何调整自己?

在一些外媒对中国青年就业的报道中,“住平”、“外出”成为高频词。 有外媒称“留守儿童已成趋势”,甚至称中国有1600万城市青年选择“坐在家里”。

“‘平躺’和‘漂浮’并不是对我们年轻一代的真实描述。无论是考研还是找工作,大家都在努力工作,都想尽快‘上岗’。”可能吧。我和宿舍同学一起求职时,每天都会交流招聘信息、面试技巧。”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毕业生张傲聪说。

我国有超过2.18亿人拥有大学学历,每年毕业生人数超过1000万。 在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中,就业缓慢、就业缓慢的情况也不难理解。 关键不是一概而论,而是要准确把握年轻人整体就业状况,分清整体与部分,分清主流与支流。

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代表的一线调查,还是记者的采访观察,都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正在积极寻找机会,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年轻人普遍思想更加开放,求职路径更加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发展道路,选择主动适应职场需求,脚踏实地提升能力:招聘会上,一些专科生提前前来“热身”或寻找应聘者。实习岗位; 在培训机构,有的自掏腰包学习技能。 年轻人越来越多; 下班后去夜校培训“充电”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与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相比,人类的变化是渐进的变量。但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莫荣专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