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4-15 18:07

不出所料! 圈子在香港刷卡遭遇DCC

3月中旬,泉子提早休假,经香港返回北京。 由于是转机,他需要在香港酒店住一晚,等待第二天回北京的航班,所以用信用卡办理了入住。回到北京后,我有一些昨晚空闲,整理了一下自己这几天的信用卡消费收据。 当我看到他在香港入住的酒店的购买表格时,我发现不幸的是,酒店收取了DCC(动态货币转换费)。 不过,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当向泉子询问情况时,他告诉他,在他入住酒店时,前台服务员确实问过他要用什么货币支付。但由于他对DCC一无所知,不明白DCC的含义和作用。 DCC,他随口说用美元支付。 他没有选择用当地货币港币支付,反而一步步掉进了DCC的坑。 这样一个“自愿送头”的儿子他还能要吗? 更讽刺的是,购买单上还印有“自愿选择”的声明。

虽然我很了解DCC的原理,但这是我第一次亲自接触,所以我趁机给圈子解释了DCC的原理,尤其是在以后他日常使用该卡的时候,特别要注意DCC的“陷阱”。 我只是借这次事件写这篇文章,根据我的个人经历,为读者科普一下“DCC陷阱”。

DCC的全称翻译为“动态货币转换费用”。 从表面上看,DCC的表现是,拥有收单机的商户机构接受外卡收单购买时,持卡人不仅可以选择以所在地区的本币进行支付结算,还可以选择外卡币种进行支付。付款和结算。 不过,不了解这项业务的信用卡用户不会感受到DCC问题的影响。

各卡组织普遍使用的信用卡在发卡地本币区支付时使用本币(如中国境内发行的人民币信用卡),在非本币区进行交易时使用本币(境内发行至其他币种地区的人民币信用卡)。 当地货币在银行记账记入账单时会折算成当地货币,您只需承担一次货币兑换率(即使是信用卡,原本也要向卡组织收取货币兑换费,但近年来已不再收取)豁免)。 去年,它们被送给了加拿大人。 正在留学的泉子办了一张中行万事达加元信用卡。 该卡的计价货币为加元。 在加拿大使用后,只需兑换成加元和人民币一次即可记入账单。

在加拿大使用美元信用卡后,首先需要将加元兑换成美元,然后兑换成人民币进行记账。 以加元计价的信用卡可节省一次货币兑换。 相反,如果您在非加元地区使用加元卡,仍然需要兑换两次货币进行记账。

英镑可以还信用卡吗_在香港消费可以用英镑吗_英镑卡可以付港币吗

知道DCC是个“陷阱”后,消费者可能不太淡定。 遇到DCC时,在任何币区,结算都是以美元为单位,将当地支付货币和记账货币分开。 各类支付的兑换被迫增加一种支付货币对美元的兑换。 虽然表面上看仍然是支付货币与结算美元之间的换算,但与普通卡组织的自动汇率不同的是,DCC金额的汇率比汇率高3-5%卡组织的。

以圈子此次付款为例。 港元兑美元汇率无故多收5%。 感觉就像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三五斗多了》所反映的现状。 这就是为什么信用卡用户使用卡遇到DCC可以视为一场不必要的灾难。

从“支付大师”卢金华提供的日本商户收银台照片来看,日本商户非常踏实。 他们单独放置了可以刷DCC卡的机器,并明确告知持卡人自行选择。

既然DCC被视为信用卡使用的“陷阱”,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呢?

DCC不是卡组织造成的,只有V/MC的信用卡才会遇到。 美国运通和中国银联的信用卡不会受到DCC的影响,因此全球所有的V/MC都会受到DCC的影响。 信用卡用户。

是否选择DCC取决于商户的主动权。 虽然有些商家让用户选择是否DCC,但绝大多数用户可能不知道DCC是什么。 泉子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而他恰好利用了这次事件为自己谋利。 随着卡牌知识的普及,V/MC实际上成为了DCC过程中的“替罪羊”。

为避免DCC,使用V/MC信用卡时,请要求收银员以当地货币结算。 如果您在采购订单上看到 DCC,请要求收银员取消原始交易并以当地货币重新付款。 但这一要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想要真正了解DCC并避免落入“陷阱”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长期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信用卡用户,最好申请国内银行发行的本币信用卡,如日本的日元卡、加拿大的加元卡、英镑卡等。在英国办卡。 如果您没有当地货币对应的信用卡,也可以直接向当地银行申请信用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多次货币兑换转换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关注“老董谈卡”,您将了解信用卡知识、对信用卡行业的独立视角的深度评论和分析,以及信用卡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