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漫长旅程。
在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安徽,每一项科技创新都像一颗种子,春耕夏收,秋收冬藏,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七,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 已建、在建、拟建大型科学设施12个,居全省前列。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六...
从研发投入,到产品输出,再到项目产业化,这段未知的征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但由于“轻资产、缺乏担保、波动性强、评估困难”等融资特点,科技企业往往难以获得传统信贷支持。
金融在科技创新之旅中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加速新生产力形成? 如何找到科技与金融的交集,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完成“第四张表”
去年6月,合肥博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急需一笔货款,但缺乏有效抵押物,普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满足公司资金周转周期需求。
博研智能遇到的贷款问题并非孤例,也并非中国独有。 堪称“世界性难题”。 金融领域甚至有一个术语——麦克米伦缺口( Gap)来描述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现象。
这一差距背后的核心矛盾是金融体系的重抵押贷款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的轻资产之间的矛盾。
采访中,一些银行客户经理坦言,过去依靠“资金流”评价体系,依靠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表”,通过固定额度来保证授信。资产抵押。 但如果用这三个表来评价初创科技公司,“基本上他们的资产很少,利润为零甚至亏损,产品推出前也没有销售。考虑到风险,银行很难借钱。”
纵观过去很容易,“三表”可以很大程度上呈现; 审视未来的预期是一个难题。
金融业急需完成“第四张表”——科技创新表。
该如何弥补呢? 安徽推动商业银行从传统的“重资产”评价模式转向“重技术”评价体系,“数专利而不是砖”——“砖”代表固定资产,是过去积累的结果; “专利”代表着技术实力,它蕴含着对未来创新的期望。
科创金融既能在企业成长后期“分一杯羹”,又能在企业成长初期勇敢进入“无人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从专利数量、技术含量、转化效率等多个维度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授信、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进行综合评估。 安徽已累计向9000家企业发放“技术流”贷款900亿元,基本覆盖企业研发、生产、固定资产建设等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 部分企业授信额度提高3至4倍。
“根据公司及其所有者的信用信息、经营信息、人才信息、科技成果等数据,综合考虑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和科技发展潜力,我们出具了纯网上、纯信用、向博研智能提供的‘闪客贷’期限为3年,可随时借用、随时还款,共计310万元。”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再次出现无法获得紧急资金的困境,中国建设银行与合肥博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成长计划”——银行将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融资。 另一方面,公司承诺后期股权融资资金收到后,优先存入建行,财务咨询等业务需求优先存入建行,共享发展成果与银行。
以投行思维打破传统信贷模式,安徽在全国首个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推动银企双方开展中长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战略合作,跨周期匹配科技企业信用风险与回报。 截至2023年12月末,“共同成长计划”已与75家银行签约,对接科技企业1.6万家,签订协议9379家,授信金额1470亿元,已向7972家企业提供贷款844亿元。科技公司。
每一颗创新种子都在沃土中扎根,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2021年以来,安徽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连续突破四千亿关口,2023年三季度末达到564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从4.49%升至7.36%,超过江苏的6.8%和浙江的6.4%。 %。
打造“基金丛林”
按照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政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胡伟于2021年成立了合肥瀚海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初创科技公司,我们缺乏资金和设备。幸运的是,在一次路演期间,合肥种子基金关注到了企业项目,投入了200万元种子资金。” 胡伟表示,种子基金的支持不仅帮助公司渡过难关,还撬动了其他资本的参与,按下了公司发展的“快进键”。
安徽坚持把基金投资作为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切入点,立足“早投、小技”,不断增强科技资金有效供给,支撑加快增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新天使基金募资规模26.72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新注册天使基金产品7只,排名全国第五; 天使基金投资案例36个,居全国第一。 排名全国第6位,投资额5.57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
通过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定向投资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初创型小微科技企业; 项目开发过程中政府引导资金等“接力投资”; 只要项目足够好,资金链就可以持续投资覆盖,直到企业最终上市——这就是安徽推动科技创新的“玩法”。
去年,《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发布实施,设立规模500亿元的省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 引导基金由10支主题基金中的基金、2支功能基金中的基金、以及4支天使基金中的基金组成。 16只母基金,层层撬动社会化资本,形成了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这些母基金的推出效率极高,纷纷开始投资,并向外界释放募集资金。 基金公告。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引导基金用“看得见的手”引导和放大财政资金,克服初创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域股权融资的“市场失灵”,促进创新创业,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以及优化升级。
“鼓励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
“创投、创投类私募股权基金是加快科技金融服务初创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省、市两级政府联合推出“1+16”创投政策。
截至2023年底,安徽已推出私募基金产品2001只,排名全国第9位。 其中,2023年新增私募基金产品336只,增速位居新增私募投资基金产品200余个省份之列。 1号; 安徽设立私募股权基金规模1.6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同比增长19.26%;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募集金额879.42亿元,排名全国第5,同比增长30.5%。
安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不断优化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政策环境,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投资类型齐全,有政府引导、国有资本、纯市场资本等,包括天使投资、种子投资、VC投资等。 ,PE涵盖了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资金丛林”。
探索“多重突破点”
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3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清单。 合肥市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的“汽车行业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场景应用开发平台”成功入选,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项目。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对资金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一路走来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该公司副总经理高学贵回忆,2021年,我们与合肥兴泰控股集团合作,并获得批准。 获得合肥市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通过4项发明专利融资500万元; 2022年、2023年再次合作,通过专利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无形资产融资租赁产品等方式获得融资5100万元。
“这种创新的融资方式盘活了我们的无形资产,促进了知识产权的运营和转化。” 高学贵告诉记者,城市云目前已发展成为该地区领先的云计算公司,建设并运营三个数据中心。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拓展业务,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据悉,针对科技创新企业资产轻、有效抵押品不足的缺点,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增信方式将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科创企业融资服务模式,第四期专项计划累计发行规模5.32亿元,共为46家科创企业提供100万元至50元不等的融资支持万元。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特色股债联动服务模式,打造系统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近三年来,我们推出了近30个科创金融产品,为超过157.2亿元的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了157.2亿元的资金支持。”合肥市科技创新企业债务融资2800家。 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雷表示,2023年以来,合肥兴泰控股集团整体新增科技创新业务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
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符合科技创新企业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点。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安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
以合肥为例,推出全国首批混合型科技创新票据和全国首单集成电路私募公司债券。 去年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29亿元,同比增长62%。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必须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业内人士指出,安徽两家AAA级担保机构要扩大企业债券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充分发挥担保增信作用,支持更多企业发债融资; 有关部门还需要积极帮助企业做好与银行间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北交所的对接服务,提高债券融资业务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从上市公司来看,安徽上市公司具有鲜明的科技创新属性。 2023年,全省上市企业17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占比74%; 专精特新企业81家,占比46%;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三类”行业上市公司15家,位列全国第6位。
当前,“全生命周期”概念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界的热词。 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科技创新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具有不同的特点,金融机构需要围绕“全生命周期”设计适合不同阶段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的”。
安徽正在协调整合政府、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机构等资源,形成股、贷、债、担保、担保相衔接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初创期和成长期。 导向型、接力型金融服务。
仍在探索更多尝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记者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