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邹文荣
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已结束。 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波动、会计准则变化、政策引导入市”的多重压力下,巨额资金的保险公司投资成绩单有哪些亮点?
看点一:投资资产规模再创新高,部分第三方资产萎缩
截至3月29日,中国人寿(.SH)、中国太平洋保险(.SH)、新华保险(.SH)、人保财险(.SH)、中国平安(.SH)和中国太平(0966.HK) )和阳光保险(6963.HK)均已披露2023年年报。
从年报披露情况来看,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保险公司均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由于中国人寿三地上市,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将继续执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原保险合同准则和原金融工具准则,并采用新的保险合同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第一年准备和编制的新金融工具准则。 披露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
从投资资产规模来看,尽管受到会计准则调整影响,保险公司纳入的投资资产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注:根据新保险合同准则的规定,投保人质押贷款构成保险合同负债的组成部分,不再视为资产处置),但受益于保险负债端的高景气,2023年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依然快速增长。
截至2023年底,纳入统计的七家保险公司投资资产总额达17.14万亿元,平均投资资产同比增长13.32%,平均增速提高比上年提高4.53个百分点。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截至期末,中国人寿管理的投资资产已增长至5.67万亿元,2023年单年增长将超过6000亿元。
作为上市险企中的后起之秀,阳光保险的投资资产并未超过5000亿元,但其15.5%的高增长率在七家险企中排名第一。 此外,通过合并公司第三方管理资产计算,截至期末,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较期初增长8.9%至8904亿元,接近突破万亿元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检验保险资产管理综合能力的“试金石”,近年来,大力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人保财险年报明确表示,期内集团积极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资产达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6.3%。 这也是已披露的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第三方资产增速为正的机构。
相比之下,中国太保第三方资产较2022年底萎缩3.7%,中国太平也下跌0.3%至1.01万亿元。
“整体变化不大,由于目前第三方保险业务以组合保险资管产品为主,2023年管理资产净值可能会因资本市场波动而出现小幅萎缩。” 一位保险机构的投资研究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分析。
据中国太保披露,截至报告期末,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太保资管管理的第三方资产2251.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3%; 长江养老第三方投资管理资产因养老保障业务下滑等原因有所下降。 规模3520.3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7%。
看点二:投资收益率集体承压,加码高股息成为一致选择
2023年,股市的波动和长期利率的低迷,让不少保险公司在投资端“亚历山大”。 受保险公司报告格式修改的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也不尽如人意。
投资回报率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上市保险公司净投资回报率均跌破5%,仅阳光保险净投资回报率同比转正; 从总投资回报率来看,除中国太平、中国平安保持增长外,其余险企2022年业绩均告负,总投资回报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2022年期间。
在此背景下,各大保险投资公司净利润表现依然坚韧。
其中,中国太保、阳光保险、中国人寿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阳光保险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高达15.9%。 其他保险资金增速虽然同比有增有减,但同比变化也控制在2%以内。 上和下。
从总投资收益来看,2023年,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均实现同比增长,增速喜人,分别高达138.8%和32.8%; 其他机构同比跌幅均在20%左右波动。
中国太保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净投资收益增加主要是由于股利及分红收入增加所致; 投资收益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及股票市场整体下跌,导致证券交易损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的减少。
中国平安表示,2023年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均衡资产配置策略,以及权益类资产的表现与上年相比有所改善; 净投资收益率4.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受存量资产到期和新增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
此外,中国太平提到,2023年,在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集团优化股票仓位结构,强化战术择时。 集团高股息策略港股跑赢恒生指数(含利息)18.47个百分点。 受益于此,集团整体股本跑赢沪深300指数8.18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保险资本将受到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 新准则下,保险资本权益工具只能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增大。
于是,配置高分红股权成为险资的一致选择。 不少保险公司在年报中直接披露,在延长债券期限、降低再投资风险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加强股权管理。 类资产主动管理和高股息价值核心策略。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按照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粗略计算,截至报告期末,人保财险、阳光保险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均超过21%,国寿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均超过21%。资产占比19.37%。 。
看点三:寿险两大经济假设时隔8年再次集体下调。
基于对宏观环境和长期利率走势的综合考虑,2023年,上市保险公司再次降低了对2023年寿险内含价值评估至关重要的两大经济假设——长期利率期限投资回报假设和风险贴现率。 假设。
如果以传统账户为统计对象,截至2023年底,上市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假设已下调至4.5%,风险贴现率假设也下调至8%,9 %和9.5%。
据招商证券研报统计,2016年上市险企密集下调长期投资收益率。此后,除人保财险在2020年再次下调至与上市同业一致的水平外,其他公司没有再发生变化; 而风险折现率假设是主要上市险企变化较少,整体呈下降趋势。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高级精算师徐玉辰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由于寿险业务的长期性,长期投资收益假设和风险折现率假设对于寿险业务来说至关重要。计算人寿保险的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 后者是寿险价值评估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指标,其计算依赖于大量的精算假设。
“例如,长期投资回报的下降会降低内含价值,而风险贴现率的下降则有助于增加内含价值。” 徐玉辰指出,“过去的两大经济假设也与公司实际投资水平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密切相关。”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保险公司年报披露之前,多家券商研报曾预测上市保险公司可能集体下调两大经济假设。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在长期利率长期下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的配置策略面临着投资收益持续下滑,实际投资收益水平为很难达到上市保险公司普遍设定的5%的长期费率。 投资回报率假设。
随着近年来宏观和行业环境的变化,社会投资收益和资本市场对保险公司要求的收益水平双双下降,各公司的总投资收益表现也持续承受低于假设的压力。等级。
“如果保险公司继续采用激进的假设,将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一方面会导致当期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虚增”,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利息利润率,这将使未来几年的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逐渐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因此投资回报率和风险贴现率假设的合理性不仅可以提高保险公司评估价值的可信度。 ,也有利于其长期稳定运营。” 招商证券研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