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4-20 12:08

决策者对金融体系的态度

梧桐树智库(ID:-Tree-)

本文概要

1、总体描述:2015-2016年股市崩盘和2019年包商银行事件可能是金融环境的分水岭。

2、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议题一):聚焦资本特征、金融乱象等五个方面

三、关于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议题二):重点抓好党的领导、部委分工、地方分工四个方面

4、关于金融工作以人为本(议题三):建议中小金融机构不得从事业务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5、关于服务实体经济(议题四):聚焦金融从高回报向合理回报转变的七个方面。

六、关于防控金融风险(议题五):聚焦七个方面(指出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

7、关于金融创新(议题6):金融创新地位较低,会更加谨慎(允许部分试点)

八、关于金融供给侧改革(议题七):建议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九、关于金融开放(议题八):更加注重自我中心和安全

十、论稳中求进(议题九)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议题十)

文本

2024年3月24日,新华社披露,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主编的《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讲话摘录》(以下简称《摘录》)一书中国出版了。 书中摘录了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4年2月的报告、讲话、说明、讲话等重要文件120余条,部分内容首次公开,对了解金融相关政策。 笔者多次阅读后,现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与读者分享如下:

1、总体描述:2015-2016年股市崩盘和2019年包商银行事件可能是金融环境的分水岭。

书中涵盖的内容涵盖较长时间,从十个主题进行分类总结。 基本描绘了总书记对金融工作态度的演变。 笔者读后的感受是,2012年以来金融业政策环境的显着变化主要是由两个事件推动的。 一个是2015-2016年的股市崩盘,另一个是2019年包商银行的接管。

2015-2016年的股灾让决策者看到了金融行业的许多黑幕和内幕,这对2015年之前金融行业普遍宽松的政策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使得金融行业的政策环境2015-2016年之后行业开始全面趋严。 , 到目前为止。 2019年包商银行接管后,决策层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后,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着比大型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

2、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议题一):聚焦资本特征、金融乱象等五个方面

《摘录》第一部分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有价值的内容主要集中在2017年和2020-2024年。 可见,都是严格监管时期。 具体来说,

(一)更加注重泛化金融、无序金融、非法金融,即非金融企业必须聚焦主业,与金融业有效隔离; 金融企业必须回归本源。

(二)2021-2022年期间,更加关注“资本”,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要区分性质、定位定位必须清楚。 换句话说,资本是有属性的。

为此,总书记提出金融体系要铭记“国家之大”,强化使命,这对金融体系的政治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明确金融领域的一些问题,这些无疑将成为整改的方向:

1、一些非金融国企过于专注于金融业,应回归主业。 这意味着一些国有企业可能需要剥离其持有的金融实体,退出金融股权和金融相关业务。

2、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繁荣只会是“浮肿”,即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

3、金融业不能热衷于自我循环、自我扩张,即资金闲置问题值得关注。

四是金融泛化、无序金融、非法金融依然普遍存在。 金融服务普惠性不够、间接融资、债务融资比例过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这意味着未来金融行业将更加重视特许经营。 属性资本、产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将显着提高,同时金融利润分享(普惠)进程将持续。

为解决间接融资和债务融资比例过高的问题,预计除了鼓励股权市场发展外,对大型金融机构股权业务的限制也将放宽。

(四)拟完善基础货币注入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这意味着主权信用(即国债)在基础货币供应中的地位将得到改善。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会有一定程度的博弈。

(五)更加注重资金安全,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提出“当今世界,金融是大国博弈的战场……金融对外开放必须保障国家金融经济安全……必须防范博弈故意制造的风险”对手。”

2.“提高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的自主水平和软硬件的安全可靠性。”

三、关于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议题二):重点抓好党的领导、部委分工、地方分工四个方面

《摘录》第二部分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可以看出,2015-2016年的股灾是一个转折点,决策者也承认当时的应对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要点如下:

(一)2017年特别强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重大宏观政策由党中央讨论决定”,基本确立了党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方向。 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国有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二)指出不能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来削弱或掏空党的领导,也不能以某种名义实际上否定党的领导。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不断被削弱。 加强。

(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太少。 也就是说,当前的金融“人才”大多固守西方的理念和逻辑,缺乏符合中国特色金融要求的人才。

(四)明确中央金融委、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地方政府在金融工作中的作用和定位。 具体来说,中央金融委员会是党中央领导下的金融工作总部(风险管理分工如有分歧,请报中央金融委员会解决)。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包括市场救援)和创造良好的货币宽松环境,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作为监管部门,必须全面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监督。 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落实“三位一体”,履行地方风险管理和维稳职责。

其中,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必须接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即后者最大。

4、关于金融工作的以人为本(议题三):建议中小金融机构不得从事业务多元化、跨区域经营。

《摘录》第三部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这一部分重点讨论金融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即金融工作不再以资本为中心,不再追求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强化普遍利益。

同时,这批决策者还强调要保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建议中小金融机构不要从事业务多元化和跨区域经营。

5、关于服务实体经济(议题四):聚焦金融七个方面,包括从高回报转向合理回报。

《摘录》第四部分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与“主题三”相契合,即既要求金融体系承担更多风险,又给予更多利润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 具体来说,

(一)2014年,提出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重点解决金融部门规避风险、企业逃债问题。 这实际上是要求金融部门承担更多风险、给予更多利润的具体体现。

(二)2017年提出清理规范中间环节,缩短资金链,从追求高回报转向追求合理回报。 这就是2017年334检查的背景,就是为了打击资本掮客。

(三)对金融业高回报的不满,主要体现在:

金融风险可以完全被消除吗_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_金融风险可以分为

1、指出金融业机构利差明显,一度出现浓厚的“坐地收钱”心态。

2、引用列宁的话说,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搞金融的“天才”拿走了。

3、强调要从追求高回报转向追求合理回报。

(四)2017年提出大力发展存单、固定收益债券等金融产品,解决老百姓储蓄率高、投资渠道窄的问题。 现在重点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国债是代表,兼具安全性和保障性。 高收益、高流动性的固定收益债券应该是主要方向。

当然,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有效的措施应该是股市的持续改善。 这似乎没有被重视?

(五)在金融创新方面,明确不得随意创新,不得偏离实体经济需要、逃避监管的创新,不得资金在体内大规模流通,转向现实到虚拟,庞氏骗局。

(六)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招数有千条,控制不住货币都是无用功”。 这意味着货币稳定的地位已经变得很高,泛滥不可能,信贷更难控制。 强调结构调整,就是要从紧配置一些地区的金融资源,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推动“僵尸企业”清算,避免资本积累。

(7)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结合2024年“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建议,本次意味着国债准货币地位将进一步明确。

六、关于防控金融风险(议题五):聚焦七个方面(指出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

《摘录》第五部分“坚决把风险防控作为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主要涉及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控两个方面,这无疑是金融工作的两大着力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系统。 具体来说,

(一)2014年以来,决策层基本每年都会对金融风险进行阐述。 例如,2014年就指出,随着经济增速下滑,各种隐性风险逐渐显露出来,并提出这些风险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

又如,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金融风险八个方面。2017年2月2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整治金融乱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中央政治局第40次集体学习指出金融安全十大隐患。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我国金融风险概括为八个方面。 。 目前,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的八大风险依然存在。

(二)与以往相比,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非常明确地指出,“大型金融机构总体平稳……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 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也意味着中小金融机构的未来肯定会不一样。 这会很容易。

(三)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决策层提出出台系统性风险识别办法,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与道德风险的关系,落实地方政府处置和化解风险的地方责任(中央金融权威仍然是前提),保险等公共资源的使用需要谨慎。这意味着中央不会无底线地进行风险处置,相关各方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对于例如,风险主体和股东需要首先承担责任)。

(四)2021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关注房地产风险,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 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在政策层面是有底线的,但这个底线显然还没有达到。

(五)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应严厉批评金融监管部门。 例如,决策者指出,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监管执法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中央与地方、部门监管不协调等。 监管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亟待加强。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忽视、管理不善,风险积累无法及时遏制,直至风险爆发; 虽然合法、有执照,但处理非法金融活动的责任不明,推卸责任。 。

以上应该是金融监管当局后续进驻,特别是对中小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以及准金融和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的大背景。

(六)2016年,提出按照建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居民自住房需求的方向,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但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话题基本上就没有再被提及。

(七)建议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 从过去几年年均约3万亿不良资产处置规模来看,监管态度应该比较明确,但相关各方之间的博弈较为有力。

7、关于金融创新(议题6):金融创新地位较低,会更加谨慎(允许部分试点)

《摘录》第六部分是“坚持推动金融创新在市场化法治轨道上发展”。 但整理后发现,2020年以来,没有发现与金融创新相关的有价值的讨论,这意味着金融创新的地位大幅下降。 究其原因,可能是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还存在不少短板。 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创新将排在第二位或最后一位。 比如,2017年,决策层就指出“监管就像猫,本来就是用来抓老鼠的。现在有的猫不但抓不到老鼠,反而合谋作恶,怎么能谈呢?”关于监督?”

关于金融创新,2024年《摘录》第五部分的一个解释值得关注,那就是“要妥善处理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如果不确定而不确定金融创新监管是否良好时,可以先从地方试点开始“实验”,这意味着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八、关于金融供给侧改革(议题七):建议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摘录》第七部分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2013年提出研究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提供规范、透明、高效、期限匹配的融资服务。 2016年还提出以建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方向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但近年来,上述两类机构已不再被提及。 未来是否会再次被提及,或者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仍值得关注。

(2)2015年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规范民间银行设立。 这就是2015年以来民营银行进入公众视野的背景。

(三)2016年,政策制定者指出,我国经济存在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过剩与不足并存)、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 也就是说,解决三大失衡的出路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个逻辑是比较清晰的。

(四)2017年提出要改变片面追求金融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倾向。

(五)2018年提出,对于存在股权质押清算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及时研究采取专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出现企业所有权转让等问题。 这是当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又一面镜子。 一方面,这也是众多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中出现国有资本的大背景。

(六)201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压缩中小金融机构规模、提高质量,防止无序扩张。 这一提法符合之前“风险主要在于中小金融机构”的说法,即决策者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印象非常不好。 后续的“严格监管、兼并重组、减量提质、防止无序扩张”将成为金融监管部门给中小金融机构贴上的标签。

(七)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即主要从事商业金融机构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业务。

(八)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避免资金闲置……密切关注境内外利差扩大、境内存贷款利差收窄等新情况新问题”。 ” 这一提法意味着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运营的连续性。 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开始受到关注,即决策者不希望利差收窄的速度而且不宜太快。

九、关于金融开放(议题八):更加注重自我中心和安全

《摘录》第八部分是“坚持金融开放与安全统筹”。 从相关说法来看,接下来的金融开放我会更加强调,把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就是制度开放和安全。 开放程度高。

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决策层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操之过急,量力而行,时机好的时候做得快一些,时机不好的时候做得慢一些,一切都要从我国发展的根本利益和经济安全出发。

十、论稳中求进(议题九)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议题十)

《摘录》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分别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主要描述整体基调。 相关要点已经总结在下表中,这里不再赘述。 重复。

《财富管理核心能力》

理财规划师进入行业必备条件

夏文清 撰稿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2385-1

126.00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