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4-21 00:10

1987年股市崩盘有多严重? 2万亿美元蒸发,股票投资者巴菲特也损失惨重

20世纪80年代后,美苏冷战的胜利已基本宣告——西方正在繁荣,而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却陷入了经济低谷。 超级大国苏联受到油价下跌和阿富汗战争的拖累,已经崩溃。

华约阵营的低迷一度让西方人充满了信心,但就在大多数人觉得大局已定的时候,1987年秋天,美国爆发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股市崩盘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崩溃并暂停交易,天文数字的资产蒸发。 从纽约到伦敦、香港,大量富人跳楼,中产阶级重新陷入贫困。

这是1929年以来西方世界最严重的股市崩盘,全球财富的蒸发程度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质疑声中,西方集团似乎将在这场危机中崩溃。

“87危机”爆发于1987年10月19日,那天是星期一,因此这场危机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当天早上,纽约股市开盘后的第一个小时,就有数亿股股票等待出售,直接摧毁了证券交易所的计算机系统。

随后,整个市场崩盘,道琼斯指数暴跌20%。 沉浸在20世纪80年代甜蜜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见证了历史。 那天早上,有人从华尔街跳楼。

但在华尔街的高端写字楼里,一群顶级投资者也在慢慢投资。

当时已经享誉世界的巴菲特当天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随着数亿美元的股票资产蒸发,他继续接待客人、阅读财务报告,并不急于出售。

巴菲特晚年回忆:股灾那天,虽然他没有被压垮,但他认为这是美国经济最大的噩梦,幸运的是这也是最后的噩梦。

那么,为何繁荣的美国股市在1987年突然爆发呢? 这次股市崩盘的影响有多大? 为什么它没有像1929年的大危机那样摧毁资本主义世界?

【1】20世纪80年代暴饮暴食导致美国人消化不良

冷战中期,美国及其盟友实际上长期处于劣势,尤其是美国。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大滞胀”差点把这个超级大国拖死。 苏联一度认为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衰落是经济规律“曲线”造成的。

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和西方阵营一帆风顺。 通过战后重建欧亚大陆,美国在战争期间动员起来的工业继续全速运转,尤其是不愁销路的工业产品。

美国国内资本发了大财后,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消耗了天文数字的资源。 因此,美国企业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投资,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赚取差价。

产业发展的同时,随着大量资金注入科研机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当时的技术创新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内燃机、医药等领域。 产品变革加快,附加值提高。 英、美、日、德等国的繁荣让东方世界惊叹不已。

随着经济连续20年的飙升,人们已经开始忘记“过剩”的危机法则。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增长放缓,工业产能过剩。 石油危机袭来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

滞胀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违背了基本经济原则——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增长停滞,但物价不降反升。

20世纪70年代,滞胀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内部冲突。 工人阶级开始攻击政府。 各国无力支撑全球霸权,改变了东西方攻守态势。

紧接着,苏联从中东、拉美、东南亚南下,把美国打得人心惶惶,迫使美国人加入中国与苏联竞争。

20世纪70年代的10年间,美国积极改革。

当时,福特、卡特、里根三位总统先后数次更换美联储主席。 他们通过减税、削减开支、增加公共项目、提高美元利率,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初控制了就业和通货膨胀。

里根上台后,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增长。 这恰逢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 空间技术、材料科学、半导体、核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快速进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科技的支持下,美元大量回流美国,股市、房地产、期货如火如荼,创造了长期的牛市。 这一幕被美国媒体盛赞为“里根经济学的奇迹”。

然而,随着美国股市飙升,其增速已经超过美国经济增速,“泡沫”已经形成。

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太久,迟早会带来危险,但当时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人民生活艰苦了10年,资本家也节衣缩食,现在是报复性消费的时候了。

全球资本贪婪地追求高回报,华尔街大街上人头攒动。 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每年可以轻松赚取数百万美元。

只有少数分析师认为“1929年式的危机正在逼近”,但这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投资者的注意。

[2] 黑色星期一:2万亿美元蒸发

1987年初,种种迹象表明股市濒临崩溃。 华尔街一些基金巨头召开秘密会议,确定股市崩盘已进入倒计时。 美国政府也很清楚经济问题。

原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回流中国的美元全部投资到了金融业,制造业没有任何变化。 但制造业并没有创造就业机会,导致私人消费疲弱,新技术带来的经济牵引效应将越来越弱。

里根第二任期内,美国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出口市场受到日本、德国甚至韩国的挤压,美国资本家决定放弃本国的制造业。

1987年秋天,大多数投行和基金也感受到了股市泡沫的危机,但没有人敢第一个逃脱。 原因也很简单——一旦有人大量抛售,必然会引发雪崩,拉低整个股市。

2021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_2021股市暴跌的原因_历史上中国股市几次暴跌及其原因

1987年10月,股市开始缓慢下跌。 10月16日,多家大公司股价首次松动。 有些人决定出售,但当时是周末,股市休市。

10 月 19 日星期一,纽约股市一开盘,交易员的电脑就崩溃了。 仅上午就有3亿股等待交易,其中大部分已被售出。

随着道琼斯指数暴跌22%,美国各大公司市值缩水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像迪士尼这样多年来一直坚挺的股票被腰斩,跌至10元每股。

当晚,媒体将这一天命名为“黑色星期一”。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标题是 1929 年的“黑色星期五”。

19日下午,华尔街挤满了前来抛售股票的投资者。 有些人绝望地坐在街上。 前一天他们还是富人或中产阶级,但今天他们变成了穷人。

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宣告破产,投资者血本无归,选择自杀。

华尔街股市崩盘也波及了其他国家或地区。 首先,香港股市也暴跌,紧随其后的是英国、西德、日本、澳大利亚股市。 全球股市崩盘成为10月底的头条新闻。

当时,香港股市不得不尽快宣布停牌,以保护基本市场。 政府还向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提供贷款。 美国等国家也推出了类似的机构,试图稳定不断下跌的市场。

这次股灾,美国蒸发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资产,世界其他地区也蒸发了1.79万亿美元的资产。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的五倍多,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损失的五倍多。 一半。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也蒸发了四分之一。 作为投资界的明星,巴菲特似乎遭遇过滑铁卢。

然而,在数十亿美元财富破碎的那一天,据巴菲特回忆,他并没有做出任何买入或卖出的决定。

当天,“伯克希尔·哈撒韦”没有卖出,也没有买入,手中的股票也没有动静。 他在办公室工作,因为他不看电视或听广播。 那天上班的时间里,他对股市的灾难并不确定。

尽管各大报纸的记者都挤在公司楼下等待巴菲特,但股神并没有就股市暴跌发表长篇讲话。 他只是说:“之前股价太高了,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

[3]市场在危机中成熟,股市暴跌也是机遇

说起来,1987年数万亿美元资产蒸发,投资界的恐慌足以动摇世界秩序。 半个世纪前,正是这种危机引发了经济萧条,进而引发了全球战争。

美国政府果断行动,带头稳定民心。 除了要求美联储发放大量贷款外,里根及其幕僚还频繁发表讲话,确保美国经济良好,因为就业率没有下降、物价稳定、银行余额和支付透明。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赎回股票,以保全投资者资产、稳定民心。 如果企业没有钱,政府就会借钱给他们。

不久之后,福特、苹果、波音等大公司率先通过股票赎回拯救股东。 甚至一些小企业在获得贷款后也积极赎回股票,因为政府强迫商业银行不得暂停对它们的贷款。

11月初,美国各地数千家公司开始赎回股票,道琼斯指数回升至2000点左右,股市崩盘结束。

但回想起来,这次股市崩盘是如此猛烈,其短期破坏力是整个20世纪最高的之一。 但与往常不同的是,世界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动荡。

西方官方的看法是,这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团结了,贸易壁垒和资本陷阱消失了,各国同舟共济,在美国的领导下战胜了这场灾难。

但事实上,经济学家认为“87股灾”与1929年股灾存在根本区别。

虽然股市崩盘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常见的,但1987年的股市崩盘更为偶然。 投资者的“制度化”和股票交易的程序化共同造成了这场短暂的风暴。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不再是个人,而是集团投资公司或基金会。 这些集团大量购买股票,长期持有,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牛市期间赚了很多钱。

当时,随着计算机进入股票交易,市场数据、经济数据、企业报告等都通过程序进行分析。 当达到某些设定点时,系统会自动提示交易。

因此,1987年10月19日,程序化交易系统在不断收到股票下跌信息后,集中精力做出“卖出”判断。

最终,机构抛售了数万甚至数十万只股票,引发了连锁反应。

自从“技术”元素首次成为股票交易中的炸弹后,有人提出由人类来操作系统更可靠。 然而,计算机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股市交易只能越来越电子化,趋势不可能逆转。

于是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这样的动荡,美国交易所在次年开始引入股市“熔断”机制,即设定股票下跌临界点。

一旦市场触及这一点,所有交易将立即停止,以防止恶性循环。

有了这个机制,各国纷纷效仿,人类从此告别了灾难性的超级股灾。

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的股市崩盘是一些大公司受损后市场崩盘造成的,并没有引起连锁反应。

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国股市再次出现熔断,但巴菲特并没有认真对待。 他表示,与20世纪的股市崩盘相比,“熔断”实在是太温和了。

当然,他并不支持投资者随意抛售股票,因为根据他的经验,牛市往往伴随着股市崩盘。 “87股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商务雪野

参考:

1.《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20周年》,《纽约时报》

2.《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回顾》,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