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4-25 10:08

《中国金融》| 陈锦祥:打造东盟开放金融门户

作者 | 陈锦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文章| 《中国金融》2024年第7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服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审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自2018年12月国家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建设对东盟金融开放大门以来,广西主动出击、大胆探索,积极推动对东盟金融开放大门建设,着力提高金融高水平开放水平,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大门。 东盟经济金融合作主要渠道,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围绕四个重点,深入探讨对东盟高水平金融开放。

一是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统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打造面向东盟的开放金融门户,是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协调组织实施开放金融门户建设,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配套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制定《金融开放建设五年实施方案》、《金融开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规划文件,进一步明确改革任务清单、目标路径和成果形式。 《加快建设向东盟金融开放大门的若干措施》《支持金融人才发展十项措施》等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围绕东盟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措施重点任务涵盖保险创新、绿色金融、跨境金融、资本市场建设等。 其他领域专项实施方案有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推动政策直达市场主体。 财经交流平台更加丰富。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发展领导人论坛每年举行,并于2023年首次增设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圆桌会议议程,讨论区域本币结算便利化、支付互联互通等合作事宜。 通过自组团考察、线上交流等渠道,加强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央行的双向交流,举办东南亚人民币论坛、中越信用信息交流会等。跨境合作交流会等,推动跨境金融创新、规范、健康发展。 连续四年发布首份区域性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报告》。

二是以人民币跨境使用为重点,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广西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四大支柱”总体框架,深耕东盟地区,在贸易结算、直接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三个层面推动人民币跨境循环使用,探索有益做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强化人民币计价结算功能。 积极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和结算。 全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民营企业铁矿石交易启动。 铜精矿、大豆、天然气、玉米等多种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取得进展。 在银行间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的区域性交易,形成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的直接汇率,并与中国银行香港共同设计新的双边本币结算模式,提供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的平仓柬埔寨瑞尔通过银行间区域市场进行交易。 强化人民币作为地区“锚货币”的地位。 截至2023年底,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2.18万亿元,位居西部12省第一。 深化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功能。 推动中马钦州产业园5个金融创新试点项目落地,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便利化、跨境人民币银行间融资、境外项目人民币放贷,简化人民币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离岸划转。 共有14家银行的67家分行注册为转让业务、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等5项创新金融业务试点银行。 试点业务规模已达325亿元。 便利境外主体配置持有人民​​币资产,推动商业银行代表境外机构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业务共计6112亿元。 推动商业银行向广西企业主导的园区“走出去”企业发放人民币项目贷款总额达到20.8亿元,支持跨国集团公司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174.6亿元切实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清算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出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在柜台直接挂牌交易,为企业提供透明的货币兑换价格。广西采用“团体定价”和“轮换定价”方式,构建人民币与越南盾的区域交易市场。全国首家在人民币对越南盾柜台上列“市场自律、轮换报价”的“东兴模式”。 这一模式已被复制推广至云南、新疆、内蒙古等省份。 继续完善市场化现金运输机制,形成以东兴、凭祥为越南盾现金运输陆路运输口岸、南宁为泰铢运输航空运输口岸的现场外币运输体系。 累计完成外币现钞运输进出境业务30次。 ,转移1334亿越南盾和7亿泰铢现金。

三是聚焦创新发展,持续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广西高质量发展,强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振边富民行动取得实效。 绿色金融支持转型发展。 在南宁、柳州、桂林、贺州等地区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引领绿色转型发展。 开展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评价,实施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 拓展绿色融资渠道,引导发行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首个农产品碳汇质押“绿色信贷+绿色保险”项目。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220亿元。 碳排放权、林业、茶园碳汇预期收益权等环境权质押贷款总额为2.6亿元。 截至2023年末,广西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400亿元,同比增长29.42%,高出本外币贷款增速18.05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 实施民营和小微企业“亿千万”融资工程,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首贷”专项活动。 创新金融联动新模式,深入开展“桂惠贷”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不同群体创新“经营贷”“首贷”“信用贷”等普惠服务产品以及“渠道贷”、“三农贷”等“科创贷”入库服务产品。 不断拓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服务广度和深度,丰富试点场景,获批国家首批信保保单融资场景试点项目之一。 “港航金融”系统将北部湾港口物流数据引入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业务 平台支持开展双向海运提单融资、海运费融资、仓单融资进出口业务。

金融top2_线上金融投资排名_金融线上投资排行榜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帮助涉外企业获得贷款271亿元,服务企业95%以上为中小企业。 出台外贸企业“外汇贷款”优惠利率贴息政策,883家企业纳入“外汇贷款”企业名单。 发放的“外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59%。 唯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征信全覆盖的“桂信融”平台,实现金融、政务、商业信用信息共享,有效推动“信息-信用-信用”转型,同时内部连接“珠三角征信链”,外部搭建中国-东盟跨境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打通广西数字金融发展的“仁与监管”。 平台累计数据超过370亿条,覆盖私营企业、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超过730万家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超过25万条。 边境金融助力边疆振兴、边民富民。 创建全国首个边境口岸相互贸易结算互联信息平台,实现广西主要口岸和边境贸易结算银行全覆盖,累计服务相互贸易结算金额604.66亿元。 南宁市、防城港市获批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南宁市推出全国首个“碳减排支撑工具+可持续发展链接+数字人民币贷款”场景业务,建立全国首个个人数字人民币外币兑换窗口,全国首创有4个应用场景包括边境小额贸易和海上贸易。 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为边境居民办理贸易结算超300亿元,发放边境居民卡1万多张,有效促进中越跨境贸易和金融发展,共同打造繁荣的边境地区。两国边境地区经济贸易。 情况。

四是聚焦服务主体,加速释放多重政策红利。 充分发挥金融对东盟开放、自贸试验区、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重叠优势,加强政策联动,精准服务中国和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三、产能基础设施合作。 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衔接。 成立陆海新通道建设金融服务部,建立陆海新通道融资项目对接和信息发布机制,引导财政资金精准支持新陆海新通道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海上走廊。 2019年至2023年底,广西金融系统累计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累计融资达10746亿元。 广西首单铁海联运“一单制”融资、“中欧班列贷款”、“提单+货权质押”融资落地。 截至2023年底,包括票据、仓单、运单在内的票据、仓单、运单“三单”融资余额超过190亿元。 加强对新航道骨干工程平卢运河的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跟进,提供配套融资信贷696亿元。充分满足平陆运河工程的需要。 融资需求。 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联动。 启动涉外金融“最佳服务区”和“最优惠政策区”建设,制定实施跨境金融服务“十二条”,建立“惠小儿”涉外金融顾问服务多渠道支持涉外企业融资。 进一步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优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审核、放宽电子单证审核条件等九项外汇创新业务用于货物贸易。 稳步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外国人才外汇工资购付便利化试点。 资本项目收益支付便利化业务持续推进,企业资本效率显着提升。 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业务发展,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工作。 QFLP试点已从自贸区试点扩大到广西全境。 截至2023年底,广西自贸区已开业QFLP基金20只。 注册完成,注册资本总额19.42亿美元,主要投资国内重点新能源和化工新材料、高端先进制造、光伏、海上风电等低碳转型项目。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联动。 打造全产业链、供应链、资本强城等“七千亿”融资项目,牵头制定广西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若干措施,推广政府采购贷款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 2023年,广西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新增融资1005亿元,同比增长15%,中小微企业融资占比83%; 推动网上“政府采购贷”业务621笔,融资金额11.18亿元。 元,同比增长22%; 累计建成融资供应链34条,帮助1354家上游企业和农户融资255亿元。

金融强国战略为广西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开放大门带来新机遇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大的货币、强大的央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人才队伍。 金融强国战略为广西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开放大门带来新机遇。 一是广西开放发展空间在中国与东盟全面深入融合中进一步拓展。 中国和东盟连续四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密切合作抗击疫情,共同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促进地区贸易和投资。 202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将继续增长,达到6.41万亿元。 尽管全球经济低迷、逆全球化思潮加剧,但中国与东盟产业互补和供应链协作进一步增强,双边贸易投资更加顺畅。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正在进一步畅通重要发展机遇,迎来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是广西建设开放金融门户在金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金融开放以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重点,以提高金融要素跨境流动效率为重点,建立适应金融需求的金融资源供给机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国与东盟金融互联互通、产业融合,不断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地区使用,是金融强国深入实施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访问越南时表示,“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在考察广西时,他指出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大海求力量、开放求发展”,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已经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深化对东盟金融开放大门建设,有利于提高广西服务金融强国战略的质量和成效。

继续稳步推进东盟开放金融门户建设

一要坚持突出重点,稳步扩大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 扩大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充分发挥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示范作用,提高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定价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各类人民币报价和交易产品。大宗商品贸易等方面,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大宗商品进口贸易。 激活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需求,深化面向东盟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和与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完善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机制,推动人民币贬值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推动私募股权基金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

二是坚持完善平台,把广西建设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枢纽。 吸引金融机构集聚,做强做大“四大基地”“四大中心”,引进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对东盟地区总部和中后台服务基地,为有条件的东盟提供便利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合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投融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北部湾“港航金融”平台建设,升级完善边境口岸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信息平台; 优化“桂信金融”平台建设,便利企业资金跨境支付和境内收支。 深化金融交流合作,构建跨境金融交流合作多边承接机制,升级完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机制,继续编制发布《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情况报告》 ”,建立跨境金融交流和培训常态化机制,加强中国与东盟深入金融合作。

三是坚持深化创新,激活建设金融开放新活力。 全面对标粤港澳、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内先进地区,不断优化贸易投资政策。 深化金融政策创新,复制推广中马钦州产业园金融创新试点,创造更多有效市场需求,着力融合推广银行境外贷款、信贷资产跨境转让、集中跨境信贷等试点政策。 ——跨国公司边境资金运作。 深化金融业务创新,将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外国人才薪资便利化试点与购汇、付汇结合起来,持续提高境外工作个人购汇便利化水平。广西。 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开展真实合规的企业国际贸易外汇收支新业务,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等跨境产业链主体享受经常项目交叉的政策红利。 ——边境外汇净额结算试点。 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完善征信、支付等跨境金融服务,提高入境消费者金融结算便利化水平,深化东盟数字人民币支付清算网络建设,加强金融监管交流与东盟合作,探索推动跨境结算。 信任合作的路径和模式。

四是坚持服务实体,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以“资金融通”为重点,顺应市场需求,加大金融、金融、产业等政策联动,推广线上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开展动产、产权担保融资。 强化重点金融服务园区建设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帮助培育园区主导产业,优化园区企业金融服务等,积极满足不同类型园区企业和园区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经营实体。 服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平卢运河等重大工程建设。 围绕“贸易畅通”,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进一步便利跨境电商资金结算,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自贸区涉外贸易活动中的使用,发展橡胶、东盟铝土矿、铁矿石、铜矿等煤炭、粮食、化工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实现现货市场与期货交易联动。 以“设施联通”为重点,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大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推进金融机构网络布局,更好调动沿线金融机构资金;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覆盖信贷、担保、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领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海铁联运“一站式”融资服务体系,为海铁联运提供长期服务。为渠道内物流、贸易、企业提供长期可靠的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