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尚未准备好降息的预期持续释放,其他货币纷纷响应暴跌。 美元走强可能引发新一轮货币战和金融战。 美元这次势必会开始疯狂收割,国际支付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4月1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最新报告,其中提到了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的国际支付数据。 欧元遭受更大损失,美元抢走了欧元市场。 之后,人民币稳步上涨。
首先,根据SWIFT公布的数据,欧元国际支付比例为21.9%,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甚至低于2023年底的水平。如果与2023年的数据来看,欧元可谓“损失惨重”。
要知道,早在2023年初,欧元的份额就高达37.88%。 与美元的差距并不大。 它仍然是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 然而,欧元在一年内惨跌。
从37.88%下降到21.9%,下降了近16个百分点。 这样的损失是难以形容的。 在美元的强势反击和收割下,即便欧元走强也无法阻挡。 被美元无情收割,欧元盘面下跌。 其中一半以上纳入美元版图。
欧元下跌,美元吃紧! 最新美元国际支付比例继续上升,达到47.3%。 美元占比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附近,上下波动,位置还是很稳定的。
要知道,自2022年美元加息以来,大量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瞄准高利率,而其他货币的汇率却不断下跌。 美元两年来一直保持强势地位。 眼看美元无法承受降息,突然表示推迟降息,甚至声称上调至8%,让全球市场惊出了一身冷汗。
美元再次走强,或者至少预期会走强。 亚洲国家的货币都深受其害,跌得让人不忍直视。
继美元和欧元之后,英镑仍位居第三,占比6.5%,而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为4.69%,份额再次提升,位居全球第四,超过日元。
虽然人民币的占比提升到了4.69%,但似乎无法匹配我国现有的综合实力,因为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0%,但人民币的支付比例却只有美元的9.9%?
更重要的是,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每年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外贸顺差全球第一,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 为何人民币占比如此强劲,还不到5%?
一方面,这个数据是SWIFT系统发布的,并没有完全覆盖人民币交易,因为还有一些贸易交易不再需要通过SWIFT,比如中俄贸易。 去年中俄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俄罗斯已经被踢出体系,中俄贸易80%都是以本币结算。
而且,我国也有自己的CIPS系统,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 过去CIPS需要与SWIFT报文对接实现结算,存在大量数据重叠。 不过,自从我国去年实现跨境创新服务终端一体化的正式上线,意味着CIPS不再需要通过SWIFT来完成所有交易。
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覆盖的国家并不多。 虽然刚刚开始,但意义重大,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
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确实发展迅速,但资金实力仍有待提高。 这是客观事实。
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相当于四个日本。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的总和。 中国贸易总额始终位居世界第一。 这些都是事实。
然而,在经济和制造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金融实力却没有达到相匹配的水平。 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不过,这也与我国的发展模式有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而美国经济依赖于金融业,发展金融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