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市场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结果。 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注入新动能。 然而,美国一些人却忙着给中国绿色产能贴上标签,妄称“中国绿色产业发展依赖补贴政策”、“中国绿色产能优势来自不正当竞争”。
这些观点罔顾事实、违背事实。 如果你实地走访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看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你就会知道,中国绿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竞争优势完全靠的是“诚意+努力”。
我们要真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真诚深化改革开放,真诚促进合作共赢; 真正注重技术创新、产品优化、产业升级。
竞争优势依赖于每个企业和研发机构“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决心。
十多年前,全球绿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储备和产业积累优势,而中国企业则面临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困难。 面对挑战,中国企业精诚合作,努力创新,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从一次充电可续航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到5分钟可续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 从引入大型AI模型的智能座舱,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动化技术不断突破。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行长蔡伟才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兴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得益于中国企业积极创新研发和控制生产成本。 ”。
将竞争优势归功于“补贴”,将凝聚中国绿色产业近十年来数千万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心血。 !
竞争优势依赖于中国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为什么上海超级工厂能占特斯拉全球一半以上产能? 答案就在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上海提供芯片和软件; 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 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地区,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4小时车程内就能提供全部零部件。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工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完善。 大部分材料和零部件均可找到本地供应商,为创新产品的试制和量产提供有力支持。 据美国外交官网站报道,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先进技术,并通过供应链降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成本。 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供给优势,是广大中国企业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的结果。
将竞争优势归因于“补贴”,让几代中国人持续奋斗。 !
竞争优势取决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全面开放。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始终敞开大门、鼓励竞争。 有序调整外商投资新能源汽车负面清单; 2022年,汽车领域外资政策限制将全面取消,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
引进特斯拉等外资项目,鼓励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用户运营模式、颠覆性的产品定义。 在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中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同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他们提供科技含量高、用户体验极致的产品,也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将竞争优势归结于“补贴”,一批批中外新能源企业赢得市场的努力到底放在哪里? !
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新思想、新理念的科学指导。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化了“创新、协调、协调”的要求。将“绿色、开放、共享”融入生产力要素配置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促进高素质劳动者与企业家、智能型、数字化的劳动材料以及更广泛的劳动对象。 ,从而不断提高行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产业企业以新质量生产力新生产力理论为指导,积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大趋势,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效力。
不可否认,中国实施了一些产业政策来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必须看到,这种产业政策并非中国独有。
《南华早报》文章认为,美国和欧盟都是国家补贴的“先驱和巨人”。 2022年,美国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为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能源行业提供约369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和补贴。 欧洲多国也普遍对电动汽车行业实施从企业税收到个人购买等方面的补贴。
既然这是普遍做法,为何有关国家一些人频频对中国产业政策说三道四?
有一种“酸葡萄心理”。 中国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良性互动。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消之际,国家作出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培育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坚定、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看到中国的成功,有关国家一些人难免“红了眼眶”,急于用“补贴”来“打压”。
工作中存在一种“只属于我”的心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逐渐从贴牌贸易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稳步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这无疑刺激了有关国家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这些人一直担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会让自己失去机会,一直希望通过“抹黑”来打压后来者。 “补贴论”无非是其“场外伎俩”的最新版本。 美国智库酮研究所贸易专家斯科特·林西科姆直言,针对中国的指责是典型的“双重标准”行为。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启佳认为,焦虑导致政策不一致,“自相矛盾”、“双重标准”无处不在。 筑起贸易保护主义高墙,会干扰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顺畅流通,最终受损的将是有关国家。
世间一切,因真而得,因实而兴,因虚而败,因虚而灭。 中国一贯主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从不排斥对手相互追逐和良性竞争。 全球绿色转型深入推进,正在催生海阔天空的市场空间。 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真诚、坚定、努力”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一定会与世界各国企业共同进步、共享机遇。 然而,那些口口声声谈论“绿色价值”、“自由贸易”的政客和民众,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动绿色转型。 他们反而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他们肯定会受到惩罚。 反弹。